锡林郭勒盟政府信息公开网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标题:锡林郭勒盟食品药品安全办等七部门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01165930-2/2017-00354 发文字号:锡食药安办〔2016〕33号
发文机构:行署办公室 信息分类: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概述:锡林郭勒盟食品药品安全办等七部门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2016-10-11 00:00:00 公开日期:2016-10-11 00:00:00 废止日期:——— 有 效 性:有效
【打印】 【字体: 】 浏览次数:

锡林郭勒盟食品药品安全办等七部门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行署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6-10-11 00:00

锡林郭勒盟食品药品安全办等七部门 

  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畜禽水产品抗生素、 

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旗县市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农牧业局、水利局、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 

  现将《锡林郭勒盟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锡盟食药安办      锡盟经信委     锡盟农牧业局         

                                                                               锡盟水利局       锡盟卫计委 

                                                                          锡盟食药监局   锡盟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       

                                                                                      20161011 

  锡林郭勒盟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011日印发 

锡林郭勒盟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内食药安办〔201651号)要求,为确保全盟完成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我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针对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违规使用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畜禽水产品中违规使用抗生素以及非法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水产品中非法使用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及化合物、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等违法行为,切实规范兽药和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加大违法违规案件办理力度,曝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及时消除畜禽水产品风险隐患,全面提升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工作任务 

  (一)整治规范兽药生产经营行为 

  1.组织开展兽用化学药品生产经营主体清查建档工作。各级农牧业部门依法依规对本辖区兽药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清理整顿,摸清底数,全面掌握辖区兽药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对不符合生产经营条件从事兽药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规定时限内达不到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 

  2.严格规范兽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各级农牧业部门对本辖区兽药生产企业原辅料来源、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产品销售等情况进行逐项核查。认真核对批准生产的产品与原料药品种对应情况,严厉打击生产禁用兽药、非法添加、标签说明书增加主要成分或夸大适应症、不按规定标注兽用处方药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格规范兽药经营管理。各级农牧业部门严格监督兽药经营主体完善进销货管理,执行实名购买和流向登记制度。要求各类兽药经营主体经营的所有兽药产品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购进凭证,经营产品的购销情况必须全部录入“兽药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或建立完整、规范、真实的购销记录,严厉查处购销情况不记录、记录不全、虚假记录等违反兽药GSP认证规定的行为,严厉打击销售禁用兽药、销售标签说明书增加主要成分或夸大适应症兽药、销售原料药给养殖场(小区、户)等兽药使用单位、不按兽用处方药规定销售处方药等违法违规行为。 

  4.严格规范互联网兽药销售及信息发布管理。各级农牧业部门会同同级相关部门开展利用互联网发布兽药信息、销售兽药行为整顿规范工作。摸清利用互联网销售兽药的各类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实行网络销售兽药实名购买和流向登记制度。调查、收集、整理、汇总销售假冒伪劣兽药、发布虚假兽药信息、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网站或第三方交易平台信息,经核实确认为非法的,依法予以处置,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销售不合格、假冒伪劣、禁用兽药的违法行为。探索建立互联网兽药销售监管联动机制,实施严格管控,切实净化兽药网络市场环境。 

  (二)整治规范兽药使用行为 

  1.强化兽药使用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各级农牧业、水利部门以整顿规范兽药使用主体为抓手,严格落实兽药安全使用有关规定,督促指导兽用抗生素使用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用药各项制度。 

  2.实施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能力提升工程。各级农牧业部门按照《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健康养殖,督促养殖企业(场、户)强化内部质量控制,采取标准化、自检等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提高基层养殖者用药能力和水平,确保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加强抗菌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管控,从源头督促饲料生产企业规范使用及产品标识。在畜禽水产品养殖环节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检力度,针对我盟畜禽水产品养殖实际情况,全面开展重点养殖品违禁药物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加大对水产品“三鱼(大菱鲆、乌鳢、鳜鱼)两药(硝基呋喃、孔雀石绿)”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超剂量超范围用药、违规使用原料药、不执行休药期、不按兽用处方药规定使用处方药、滥用抗菌药物等违法行为。 

  (三)整治规范畜禽水产品市场经营和餐饮服务行为 

      1.严格落实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管理责任和销售者主体责任。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加强畜禽及水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督促市场开办者认真落实畜禽水产品市场准入、信息公示、监督抽检或者快速检测等义务,严格监督销售者切实加强自律,建立并落实进货查验记录等制度,保证畜禽水产品来源可查,严厉打击在暂养、销售过程中随意添加使用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及化合物的违法行为,提高市场销售的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严格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畜禽水产品采购和暂养行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落实餐饮监管有关规定,督促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水产品暂养期间使用禁用兽药及化合物等违法行为,提高畜禽水产品餐桌质量安全水平。 

  (四)集中整治畜禽水产品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1.及时准确掌握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各级农牧业、水利、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等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切实加强生产运输环节、市场销售及餐饮环节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力度,扩大对畜禽水产品中抗生素等兽药抽样覆盖范围,增加风险隐患品种抽检数量和频率,力求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2.健全完善畜禽水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各级农牧业、水利、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沟通与协同,对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中发现的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及时上报并通知同级相关监管部门,部门联动开展风险隐患评估会商工作,大力实施来源追溯和去向追踪,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确保畜禽水产品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部门分工 

  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办负责牵头协调本级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做好督查指导工作,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各级农牧业部门负责开展兽用抗菌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整治行动,实施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畜禽抗菌药残留监测,对阳性样品实施追溯处理,涉及其他环节的,通报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规范互联网兽药宣传、销售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兽药信息、销售不合格和假劣兽药的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水利部门负责开展鱼用抗菌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整治行动,实施养殖环节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对阳性样品实施追溯处理,涉及其他环节的,通报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开展畜禽水产品市场经营和餐饮服务环节的集中治理,监督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农牧业部门还未出台检疫检验规程,无法出具检疫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的除外)、养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具的水产品合格证明等证明材料,如实记录畜禽水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避免采购或者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畜禽水产品,保证采购的畜禽水产品来源可追溯。通过加强监督抽检,对兽药超标的畜禽水产品实施追溯,涉及其他环节的,通报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卫计委下达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组织开展畜禽水产品中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监测,对监测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各级经济和信息化、通信建设管理等部门负责配合农牧业、水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于发布虚假不实兽药及畜禽水产品信息、销售不合格和假冒伪劣兽药及畜禽水产品的违法违规网站、电商、第三方交易平台等依法进行处置。 

  四、工作安排 

      专项整治从201681日开始至20171231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8-10月底) 

      盟食品药品安全办会同盟经信委、农牧业局、水利局、卫生和计生委、食药监局、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及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启动联合整治的信息,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互联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旗县市(区)要按照盟食药安办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上报盟食药安办及上级对口职能部门付诸实施。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611-20173月底) 

      专项整治涉及的各级监管部门根据任务分工,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将专项整治活动有关要求及时传达至辖区的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单位,督促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主体和畜禽屠宰者、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法律责任,履行法律义务,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三)集中整顿阶段(20174-10月底) 

  各级监管部门采取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整治行动。组织力量对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大中型养殖场(小区)、散养集中区域、畜禽屠宰企业、畜禽水产品经营和餐饮服务场所等进行集中监督检查,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检查重点,实现检查对象全覆盖,问题整改全覆盖,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全覆盖。突出人畜共用抗生素药物及禁用化合物、容易滥用兽药的监督抽检,强化职能部门主动监测和社会多方面举报信息核查工作,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力度,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盟食品药品安全办将适时组织相关单位,对各地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四)检查总结阶段(201711-12月) 

  各旗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对本区域、本系统专项整治的主要措施、成果经验、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等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于20171110日前报盟食品药品安全办和上级对口职能部门。盟食品药品安全办将不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对各旗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各旗县市(区)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绩考核重要依据记录在案,适时予以通报。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密切协同配合 

  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切实加强专项整治的组织领导,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安排部署本层级专项整治各项工作。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水产品使用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逐项细化工作内容,明确监管责任、整治措施和目标任务,协调并督促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层层传导压力,提升监管合力,努力形成上下一致、协同有力的工作局面,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督执法,确保整治效果 

  各级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督促各类兽药、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加强自律意识,自觉履行质量安全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问题企业和隐患产品台账,加大饲料、畜禽水产品中兽药抗生素、禁用化合物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力度,强化抽检结果利用,及时梳理、汇总、分析、发布抽检信息,切实提升专项整治的靶向性;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于投诉举报、巡查检查、检验检测中发现的问题产品,要及时查清源头和去向,一地发现,系统通报,全盟清剿,涉及盟外、区外的问题产品和企业,要及时通报相关盟市和相关地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涉事单位和个人,大要案件实行挂牌督办,要求一案一报、限期办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三)强化督查督导,狠抓责任落实 

  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办、相关监管部门要采取明察暗访和交叉检查等方式,加强对下一层级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结果、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工作。健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巩固整治成果。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作为、情况不报告、问题不解决的单位和工作人员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责任。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共治格局 

  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办、相关监管部门在专项整治期间,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主流媒体作用,全力营造浓厚宣传舆论氛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时向社会公众报道工作部署和进展情况,宣传专项整治成果,曝光典型案例,公布违法失信企业的查处情况,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嚣张气焰。积极解答社会咨询,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五)强化信息管理,严格报送时限 

  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办、相关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专项整治信息报送管理工作,分阶段汇总上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各旗县市(区)食品药品安全办、盟各相关监管部门向盟食品药品安全办第一次报送工作信息时间为2016101514时前,报送的主要内容为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情况,包括工作方案、通知等,同时报一名工作联系人及联系电话。201731914时前,报送专项整治行动自查自纠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对兽药、畜禽水产品等生产经营主体落实法律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情况进行总结,包括监管部门在此阶段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发现的问题等。201761814时前和102114时前分两次报送集中整治阶段工作情况,包括监督检查、建章立制、案件查办、典型案件、风险隐患排查和顽疾问题解决情况等内容。2017111514时前报送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和报表(见附件),总结内容包括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大要案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和今后工作措施、有关建议等。各地、各部门在专项整治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工作建议等可随时报送。盟食品药品安全办将定期通报各旗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信息报送情况。 

  联系人(盟食品药品安全办):全久生、夏宜秋; 

  联系电话:0479-6832034 

  邮箱:xmsyab@163.com 

  附件: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