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温及汛期时段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提示 | |||
索引号:11152500011659134E/2023-00034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局 | 信息分类:安全生产 | ||
概述:高温及汛期时段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提示 | |||
成文日期:2023-08-15 10:42:09 | 公开日期:2023-08-15 10:42:09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当前,我盟正处于高温天气与防汛抗旱叠加期,雷电、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不仅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也极易引发特种设备意外事故。针对高温、汛期、极端天气,盟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事前防范,预防和坚决遏制高温、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引发的特种设备各类突发事件。
一、电梯
(一)风险点
1.有些电梯机房、井道或底坑因建筑物防雨、防水设施不可靠,雨水骤增可能灌入电梯机房、井道或底坑,从而造成某些电气装置受潮或短路。若发生水灾会导致相关机械部件被水淋或浸泡,继而发生锈蚀;雷电可能引起城市电力系统故障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突发故障导致电梯停止运行。
2.楼顶处电梯机房终日暴晒且封闭,高温会造成控制系统主板等电气元件故障或者部件的过热保护装置启动,使电梯停止运行,长时间电梯高温运行也会造成制动片摩擦及减速箱润滑性能降低,从而影响电梯安全指数。
3.由于电梯多处于高层建筑物内部,其机房(核心)上部位于建筑物顶部,电梯遭受雷击、雷电感应危险很大,电梯机房设备和控制系统受雷击损毁的情况相当多。
(二)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强巡视检查,注意底坑排水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对地势低洼的电梯底坑,应提前做好防洪堵漏工作。
2.建议有条件的物业或电梯实际使用者为电梯机房装设空调等降温设施,防止电梯“中暑”。加强高温天气期间用电高峰时段的巡视检查频次,发现设备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妥当措施,消除潜在隐患。
3.要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线有无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雷雨季节前应对运行中的避雷器进行一次检测,雷雨季节中要加强外观巡视,如检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一)风险点
1.高温导致轮胎磨损加剧,内部气压升高,车辆轮胎爆裂。
2.高温使润滑油的粘度降低,导致润滑变差,加速车辆零部件的磨损。
3.作业人员在暴雨天作业视线不清发生事故。
4.暴雨时地面积水过深,造成车辆进水熄火;制动系统受潮打滑,造成制动距离加大。
(二)安全防范措施
1.经常性对轮胎的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破损轮胎。
2.及时对车辆有关状况进行检查,更换磨损的零件。
3.雨天作业:先检查车况,特别需确认制动器(包括手制动)的状况;应低速平稳行驶,避免中途换档、停车和急转弯。
4.将车辆停靠到地势较高的防雨棚内,尽量不趟水使用,如需涉水作业时,应该掌握水的深度、流速、流向和水底情况,制定安全涉水路线。
三、锅炉
(一)风险点
1.锅炉燃料(煤粉,稻壳,柴油等)如未妥善存放易发生自燃引发火灾。
2.锅炉的油、气等燃料易发生爆炸。
3.某些自动保护装置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失灵,丧失保护功能。
4.发生洪涝灾害时,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水泵、风机等设备易被水淹。
5.电机、控制系统因雨淋水淹短路、误动,发生设备损坏和跳停事故。
(二)安全防范措施
1.如早期火势较小,尽快灭火,火势较大应报警,疏散人员,迅速撤离。
2.重要场所可配备自动喷淋装置。
3.自动保护装置失灵时,应加强人工控制,并及时修复。
4.地下室锅炉发生洪涝,应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如积水过多,应立即停炉,并切断燃料供应。
发生水淹事故后,要立即停运设备,防止事故扩大。对水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要全面检查。
四、起重机械
(一)风险点
1.高温导致液压系统故障。
2.高温使润滑油的粘度减少,降低润滑的效果,加速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磨损。
3.暴雨造成洪涝水灾情况下,室外起重机械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造成电气设备因进水引起损坏或者故障。
4.暴雨影响视线,易发生作业人员伤亡事故。
5.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冲击起重机和轨道基础,致使起重机整机倾覆和轨道基础损坏。
(二)安全防范措施
1.注意对液压系统油液的冷却,防止曝晒;更换符合作业环境要求的润滑油和液压油。
2.经常性检查,发现主要零部件磨损及时更换。
3.露天起重机轨道基础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暴雨冲刷掏空基础使起重机坍塌。
4.在汛期、极端天气前主动检查锚定装置、夹轨器、铁鞋等抗风防滑装置的工作性能,确保功能正常。平时注意检查,使起重机轨道或电缆沟的排水畅通;使电气房(或电气控制柜)不渗漏水。
5.根据天气预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前做好室外起重机械的防风措施。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风力超过6级或暴雨天气,必须停止作业。
五、大型游乐设施
(一)风险点
1.高温导致液压油粘度下降,密封不良,温升过高。
2.高温引起设备散热不良引起故障报警,电气元件过热失效。
3.设备受淹。
4.电气系统、电气安全装置、电机密封等部件进水失效,电气短路。
(二)安全防范措施
1.检查冷却系统,定期检测油压排油泄压。
2.加装散热系统或冷却系统,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3.低洼地带加设防水墙,增设排涝设施,对易浸水的设备做好绝缘工作,防止进水。
4.关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预警,及时加强应急巡查巡检,排查安全隐患,做好设备防水、防潮、防高温工作,避免特种设备受损,影响安全运行。恶劣天气应停止户外作业和运营。检查设备基础,疏通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应停止使用室外电梯。
六、压力容器
(一)风险点
1.盛装液化石油气等液化气体介质的压力容器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
2.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介质向外排放。
3.气瓶在烈日下暴晒引起超压变形、泄漏或者爆炸。
4.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设备位移、变形、开裂等。
(二)安全防范措施
1.液化气体介质的储罐发生超温超压,果断采取其他喷淋降温、强制通风等措施。
2.严格控制液化气体贮槽的液位。
3.气瓶的运输和储存应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应存放在阴凉处,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
4.软土流沙地段应进行必要的基础加固。加强气象预警,在暴雨、洪涝等灾害前后巡查加固设备基础、支架等。
七、压力管道
(一)风险点
1.液化气体介质的管道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
2.压力管道因温度升高产生膨胀,可能导致支吊架异位、热应力增大等安全隐患。
3.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埋地管上浮及支架冲毁、变形、移位,引起管道失稳、开裂等。
(二)安全防范措施
1.保温,监控压力管道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
2.严格按规范安装压力管道,确保压力管道的柔性,保证足够的膨胀量。
3.观察埋地管道地理环境,必要时采取压力管道固定及围堰防水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