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消费券持续发力,锡盟消费品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9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高5.4和3.0个百分点。
一、限上基本运行情况
(一)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势良好
一季度,全盟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06亿元,同比增长8.6%,拉动全盟社零额1.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实现13.25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全盟商品零售3.6个百分点,拉动全盟社零额1.9个百分点。
(二)大宗商品消费拉动作用显著
一季度,全盟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商品合计占全盟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六成,合计拉动限额以上和全部社零额9.4和2.3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20亿元,同比增长18.8%;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96亿元,同比增长7.0%。
(三)部分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盟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实现0.41亿元,同比增长3.5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实现0.39亿元,同比51.4%;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实现0.27亿元,同比增长24.3%;合计拉动全盟限额以上和全部社零额3.9和1.0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长缓慢
一季度,主要受异地购车一定程度上影响,我盟汽车企业享受生产商的补贴较低,价格竞争处于劣势,部分消费者优先选择异地购车,导致汽车消费外流,对本地市场冲击较大。全盟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实现1.96亿元,同比增长7.0%,但扣除新能源汽车后,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9.7%。
(二)限上零售类值同比下降过半
一季度,受电商网购等消费外流冲击,线下实体零售面临压力,且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购买意愿减弱。全盟限额以上18个零售类值中10类呈现下降,下降面为55.6%,10类商品合计下拉限额以上和全部社零额3.5和0.8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粮油食品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明显,分别下降24.9%、19.5%、10.7%和10.0%。
(三)限上超市、百货店零售增长乏力
随着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消费逐步向线上转移,加之商场租金、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传统零售经营压力逐步加大。一季度,全盟限额以上26户超市零售单位中11户呈现下降,下降面超四成,11户单位合计下拉限额以上和全部社零额1.1和0.3个百分点;百货店零售额虽同比增长6.0%,但仍低于全盟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3.5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随着各类促消费政策因素显现,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好开局,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能力及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吃穿类商品销售低迷等问题依然存在。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扎实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推进消费提质升级,确保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向好。一是稳住大宗商品消费的基本盘。我盟石油、汽车类商品占限上社零额比重较大,一直保持在六成以上,其销量对零售额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因此,主管部门要持续做好各项相关消费政策的落实,维持好成品油、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的增长态势,稳固消费市场的增长面。二是拓宽实体零售行业的销售渠道。实体零售行业要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引导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向网络化、品牌化模式转型,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助力传统行业升级。同时,持续利用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杠杆手段,撬动居民近期消费热情,促进各行业效益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