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按照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充分结合地区实际,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着力发展扶贫产业,立足地区优势,在肉牛产业上下功夫,使产业扶贫有了新成效。
贫困群众草场面积小,养羊增收难度大。近年来,管理区大力调结构,扶持发展肉牛产业,转变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肉牛产业有了明显成效。针对贫困群众,管理区制定出台政策,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减羊增牛促进增收。一是贫困群众购买肉牛每头补贴5000元,每户限购3头。二是贫困群众购买肉牛每头补贴2500元,不限购数量。三是给予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做到资金有保障。截至目前,有12户贫困群众享受肉牛补贴政策,补贴资金32.9万元。发放贷款32户156万元。
利用国有农牧场企业经营优势,通过贫困国有农牧场扶贫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集中投入,建设肉牛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肉牛扶贫产业,实现规模化、科技化养殖,为后期稳定持续收益建立长期扶贫机制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投入扶贫资金621万元,肉牛数量达到626头。
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管理区除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外,出台了贫困群众资产收益政策,每户可以购置2至3头肉牛,给予2.4万元或3万元补贴资金,将所购肉牛租赁给有实力的肉牛养殖企业,每年获得3000元至6000元的租赁收入,进一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共有13户贫困群众享受政策,补贴资金33万元。同时,为提高扶贫资产收益,管理区筹集82万元,购置41头肉牛,租赁给肉牛养殖企业,每年租赁费7.79万元,全部注入《乌拉盖管理区扶贫救助保障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用于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教育补贴和扶持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扶持救助贫困群众134人次,补贴资金54.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