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工作。按照全旗2023年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一季度监测工作要求,6个苏木镇分别召开动员部署会,对所属嘎查第一书记、部分嘎查党组织书记、信息采集员共180余人召开动员部署培训会,对184户“十类”重点人群、10户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因病、因灾等刚性支出情况进行监测,及时组织研判,目前,未发现返贫致贫风险新增监测户。5月中旬,开展全旗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二季度集中排查和“八看”回头看工作。注重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制定《西乌珠穆沁旗关于巩固产业帮扶成效与产业振兴衔接政策清单》《西乌旗农牧和科技系统脱贫户增收措施》《西乌旗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等具体政策措施,接续推动牧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脱贫群众收入稳步提高。通过实施6个嘎查集体经济联农带农项目,以集体牲畜寄养、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34名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二是拓宽牧民增收致富渠道。衔接资金项目方面。2023年,下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一批中央资金241万元,其中,计划安排210万元在国家级示范嘎查(萨如拉图雅嘎查)、旗级重点帮扶嘎查(巴彦温都尔嘎查)等2个嘎查发展产业,提高集体经济,产业投入占比87%。投入自治区衔接资金1179万元,其中,涉及集体产业发展项目6个,资金支出达30%;牧区通讯“盲区”清零项目1个,正在办理招投标相关前期手续。奶业振兴方面。起草完成奶产业发展年度方案,完成13家中小养殖场、7家小作坊中小奶畜养殖场改造项目意向摸底。马奶加工方面。已建立5家奶源基地,马奶加工厂选址在西乌旗巴拉嘎尔绿色产业园区场地(1400平米)。饲草料产业方面。2022年度优质牧草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已完成招标、前期手续办理,建设工程全部进场开工。2023年度优质牧草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初步设计已获得批复,编制招标控制价。嘎查级饲草储备基地已完成招标、前期手续办理,7处嘎查级饲草储备基地均已开工建设。品牌建设方面。加强与盒马鲜生等国内高端销售端的合作,结合全旗畜牧业发展实际,持续申请国家、自治区级畜牧业全产业链相关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畜牧业现代化旗县。为5家屠宰加工企业发送有关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文件、流程等材料,动员屠宰加工企业积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验收通过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预授权经营主体验收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认真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按照《锡林郭勒2023—2025年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和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制发《西乌珠穆沁旗2023—2025年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召开春季休牧新闻发布会、电商主播制作休牧短视频宣传、发放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明白卡等举措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推动禁牧休牧工作。稳步推进牧区厕所革命。3月底,召开牧区户厕改造工作调度会议,研究讨论《2023年西乌旗牧区户厕改厕实施方案》《2023年牧区户厕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全年计划整改214座问题户厕,各苏木镇已确定施工单位,待开工建设。结合健康西乌行动暨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推进会议,各苏木镇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1—4月,93个嘎查累计清理牧区生活垃圾数量613.8吨,清理嘎查内沟渠数量108.4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畜牧业生产废弃物数量1639.45吨,发动牧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数量2148人次。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加工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西乌旗昊鑫生物质环保颗粒有限公司与辽宁北票波迪环保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组织召开全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座谈会,6家企业与35个嘎查签订合作协议,1-4月,累计收购7.4万方畜禽粪污,加工销售3.4万吨有机肥和生物质颗粒燃料。持续推进草原确权工作。投入150万元,选定15个嘎查实施2023年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每嘎查投资10万元。拟定《西乌旗2023年乡村绿化美化规划方案》初稿,待自治区财政林业和草原专项资金批复后进行绿化美化任务。不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各矿山企业已完成年度计划书制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年度治理工作。全旗37家在期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四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抓乡促村带户”整体提升工程。持续建强“苏木镇党委—嘎查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小组”的基层组织体系,提升牧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嘎党组织,计划对全旗93个嘎查党组织逐一进行摸底。按照《党员中心户优化提升实施方案》,持续压实党员中心户六项职责,严格落实半年晾晒业绩、年度述职、定期走访摸排、定期组织活动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提升党员中心户规范化建设水平。运用积分制推动乡村治理。持续推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好“一约四会”,运用“红黑榜”“诚信榜”等治理机制,采取制发《西乌旗联合推行“黑榜”惩戒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2023年全旗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等举措,着力推动基层“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推广运用清单制试点。将各级乡村振兴示范嘎查作为清单制试点,重点以“清单制”“积分制”等创新管理手段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微切口”,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等群众自治核心要素的作用,实现发挥“小积分撬动大党建”的杠杆作用。提升精神文明素养。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各类先进典型模范人物榜样引领作用,加强牧区思想道德建设。举办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
五是持续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方面。持续推进牧区危房改造,开展2023年牧区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工作,将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4户脱贫户、监测户纳入2023年改造计划。组织召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住建领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建立完善符合西乌旗实际情况的牧区房屋质量安全规章制度和监管体系。牧区电力、通信保障方面。2023年新能源转网电工程,计划5月开工建设。着力推动5G基站建设,目前全旗范围移动完成建设52座,联通完成建设5座,联通、电信联合完成建设47座。推进农村牧区通讯信号“盲户”清零工程项目,目前锡林郭勒盟广电网络公司施工安装转发站12座,补点站2处。牧区路网建设方面。投入800万元,续建2022年11条、273公里牧区公路,已全部复工复产。已完成国道305线白音华至浑德伦段公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巴林左旗境内西乌旗境内备案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拟定《2023年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6个苏木镇初步成立社会化服务支队63支服务支队。截至目前,开展垃圾转运、户厕清掏维修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各类社会化服务2000余次,服务覆盖全旗93个嘎查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