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占比持续攀升,但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灵活性改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负荷调节能力,为新能源消纳释放更多的电量空间,助力煤电低碳转型。
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发电厂建设2x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两台机组设计最大调峰能力为40%额定功率。为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增强机组灵活性,4月26日,该电厂正式启动1号机组灵活性改造工程。
在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发电厂1号机组灵活性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身着安全装备,忙碌而有序地穿梭于各个作业区域。本次改造工程涵盖锅炉水冷壁集箱分段改造、燃烧器改造、吹灰汽源改造以及小机汽源改造等关键系统。改造完成后,该机组将实现纯凝工况调峰能力达到最小发电出力20%额定负荷,即从660兆瓦降到132兆瓦,相当于每小时可多消纳绿电528万千瓦时。
据了解,本次改造项目总投资6600余万元,总工期39天,预计6月3日完工。改造完成后将成为全盟首家完成灵活性改造工程的煤电机组,具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同时能够根据电网需求和环保要求灵活调整运行状态,实现从“压舱石”“稳定器”向“绿色低碳”“灵活辅助”的转型跨越,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