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将人工饲草种植加工作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和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持续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羊草等优质饲草种植规模,积极构建多元化饲草生产体系,稳步提高优质饲草供给能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面积种植高产人工饲草。以农牧交错带为重点,坚持“种养结合、以种促养”,鼓励种植优质羊草、苜蓿等高产人工牧草,积极落实饲草补贴政策,对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200亩以上的饲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生产加工企业等种植主体分三年给予1000元/亩的补贴。同时,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升种植技术及地力改造等措施,提高人工饲草的种植质量和效益。2024年,全市共种植玉米、苜蓿、羊草等人工饲草11.05万亩、产量17.61万吨,同比增长9.92%,相当于95万亩天然草原的产草量。
二是试点种植水培牧草。科学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探索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发展模式,2023年起,先后在白音锡勒牧场、白银库伦牧场、宝力根苏木选取水培草种植主体5家,建设总种植面积1500平方米的水培牧草基地,日产牧草10.1至11.7吨,基本实现养殖所需饲草自给自足。水培牧草采用自动化远程控制种植系统,具有高效高产、安全节水、生产稳定、不受季节因素限制等优点,蛋白质含量比青干草提升18%,生产成本较青干草降低50%,每只羔羊日均可节省养殖成本0.5元,销售净利润可增加90元。
三是推广全日混粮生产加工。加快建立现代饲草产业体系,依托草都公司草畜一体化交易服务平台,开展全日混粮改良生产加工,集牧草溯源、检测、收储和活畜检疫、寄养寄卖等增值性服务于一体,逐步打造全国草畜现货交易中心。在白银库伦牧场、宝力根苏木、巴彦宝拉格苏木建设全混日粮加工厂3处,形成了辐射全市的生产网络,进一步丰富全日混粮品类,充分满足牲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目前,全市9家饲草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10万吨,可满足37万只羊单位饲喂需求,生产成本较颗粒饲料降低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