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旗县动态

东乌珠穆沁旗持续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9 09:18   来源:东乌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是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巩固并依托“原种场+扩繁场+核心群+标准化畜群”四级联合繁育体系,着力抓好种业提升工作,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引进和技能培训等形式,持续加强对现有的1处乌珠穆沁羊保种场、26户扩繁场、290群核心群、2600群标准化畜群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乌珠穆沁羊优良品种的保种繁育和提纯复壮力度。积极推动国家羊核心育种场申报工作,东乌旗赫希格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乌珠穆沁羊原种场)相继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级羊核心育种场初审及现场核验。实施乌珠穆沁羊供种能力提升项目,完成人工授精母羊5.46万只,淘汰不合格种公羊3486只,鉴定育成种公羊3600只。全旗牧业年度乌珠穆沁羊存栏量达到306万只,年出栏量达到132万只。

  二是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以打基础、调结构、强产业、惠民生为重点,围绕我旗畜牧业产业发展格局及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合理谋划衔接资金项目,补齐短板。2024年,争取各级衔接资金、新型牧区集体经济资金4461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20个,进一步完善牧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三级储备加工体系,提升牧区机械化水平,建成饲草加工抗灾调运中心项目。项目受益人口达1万人,涵盖全旗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投入地方资金2526.31万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户50户,全面推进牧区产业振兴。

  三是持续强化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引导本地企业通过参加各大展销会、直播带货、设立营销专卖点等方式,努力提高本地畜产品销量及品牌知名度,2024年本地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额达到7.8亿元。高质量举办第四届国际蒙古羊高峰论坛延伸活动、第十一届乌珠穆沁羊节和乌珠穆沁羊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北京行活动等交流推介活动3场次,签订了3690吨、签约总额达2.58亿元的2025年羊肉产销合同,进一步提升了“乌珠穆沁羊”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锡林郭勒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授权企业1家使用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收购乌珠穆沁羊15万只;新增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品牌授权店8家,累计达到9家。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牌”和“三品一标”认证,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4家,全旗“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共达到10家、认证产品99个,其中绿色认证企业5家、有机认证5家、地理标志9家,名特优新5家。

  四是持续完善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我旗牧区生产生活需要,重点围绕牲畜改良及疫病防治、农牧业机械化、垃圾收集转运处理、饲草料储备配送、净水设备保养及维护、牲畜托养、户厕清掏及维护等领域,积极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28支,开展社会化服务7633次,服务牧民44885人次。全旗9个苏木镇自行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畜牧业服务公司(合作社),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实施乌珠穆沁羊人工授精社会化服务和全混日粮代加工、配送社会化服务项目。形成服务合力、拓宽服务领域,有效提高牧区社会化服务水平,从源头为牧民减少开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五是持续完善牧区基础设施。为科学规划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水源工程,完善全旗周边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水资源互济联调,争取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建设资金1236万元,建设水源井103眼,解决了全旗7个苏木镇27个嘎查的309户1402人和14.5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按照“节省人力成本,科学提高产量”的要求,补齐我旗畜牧养殖机械化短板,加快推进牧区现代化和农机装备水平,使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60万元实施2024年清粪小型装载机补贴项目,补贴机具247台,满足牧民群众对畜牧养殖机械设备的需求,有效降低畜牧养殖成本,提高牧民收入。

  六是持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切实做好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2024年完成各类动物集中免疫1412.54万头只次。严格实行检疫申报制度,完成牲畜产地检疫100.34万头只。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投资368万元建成以诊疗为主的兽医服务中心,大力提升全旗动物诊疗服务能力,深化构建畜牧业生产安全发展。完善病死畜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投资2000万元实施病死畜无害化处理项目。2025年,我局将继续以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在扩量增容的基础上,注重提质增效,因势利导,着力在标准化养殖、良种化繁育、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上下功夫,持续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