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旗县动态

多伦县:以“菜”生“财”,“蔬”写绿色致富路,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12-17 08:30   来源:多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多伦县围绕“大棚经济”做文章,以蔬菜产业为体,积极发展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深耕蔬菜产业发展路径,把产业做大做强,以“菜”生“财”,让蔬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蔬”写绿色致富路。

  一是变“输血”为“造血”。诺尔镇北村发挥组织联建、党员联管、产业联促、服务联帮“四联”机制优势,成立多伦县德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领域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实现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管理、企业经营、农户受益的共赢效果。北村多伦县北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10年来,集体经济资产已达3000多万元,全村53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实行资产收益分红。该村蔬菜基地建有日光温室90座,大力发展特色果蔬和大田蔬菜种植,发展“数字+农业”,引入“智慧蔬菜大棚”,实施农产品溯源系统,引进、改良黄瓜、葡萄等优势果蔬品种9个,实现年销售达300多万元,创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北村模式”。

  二是强品牌增“颜值”。多伦县高度重视农产品优质品牌建设,以蔬菜、马铃薯、肉牛、鱼、禽蛋等农产品为重点,积极推进本地名特优新农产品创建工作。2023年,北村西红柿、北村茄子名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及西瓜5种农产品荣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024年,大北沟镇菜花、西葫芦、铁球甘蓝、大白菜、豆角5种品类蔬菜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这张亮眼“身份证”,有效拓宽大北沟镇五号村的蔬菜销路。大北沟镇生态原产地保护蔬菜种植面积1.23万亩,涉及3700人增收,村民蔬菜销售收入达1万元以上。

  三是让“菜园”变“财源”。为让农民充分享受到蔬菜产业发展成果,西干沟乡河槽子村以“订单式”模式,将农户种植的优质蔬菜初加工成腌制菜销售,有效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带动45户村民受益,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蔡木山乡砧子山村茂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290万建设平菇园区,占地377亩,种植平菇319.7万棒,预计产出2448万元,可盈利816万元,带动周边160余人务工就业,人均增收4万元。砧子山村平菇种植逐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树立了联农带农“产业兴村”标杆。下一步,砧子山村计划利用农户闲置庭院,建设钢架式平菇种植日光暖棚100棚,预计收益1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