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旗县动态

保护草原生态 建设绿色家园—— 西乌珠穆沁旗沙源治理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4-10-29 09:16   来源:西乌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防沙治沙、保护生态摆在突出位置,2023年按照自治区“三北”六期规划,将乌珠穆沁沙地全区域纳入了“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工程”。

  近日,记者跟随巴彦花镇额尔登宝拉格嘎查班子领导来到了该嘎查乌珠穆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区,一眼望去,总面积3200亩的沙地上整齐地种上植被黄柳。为了助力治沙成效,这里进行全年围封禁牧后,沙化土地也很快得到自然恢复,牧草密度和高度明显提高,有效阻止沙地扩张,减轻了退化草地受风沙侵害。

  额尔登宝拉格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长那顺吉日嘎拉:今年申请得到沙地治理项目,并完成了种树种草工作任务,目前情况看,治理区植被恢复明显。牧民对此也很满意,自愿保护沙地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西乌珠穆沁旗境内沙地面积为434.63万亩。为了扎实推进防沙治沙重点生态工程,2023年,西乌珠穆沁旗成立推进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治理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充分分析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治理区沙化原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沙地沙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提出生态修复结合畜牧业转型、防沙治沙工程结合草畜平衡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西乌珠穆沁旗“三北”工程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综合治理项目近远期规划。

  沙区治理绝非轻而易举,涉及多方面难题。今年入春后,西乌珠穆沁旗林草部门迅速行动,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按时完成工程招投标、基本信息核查等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工作。同时采取科学性、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根据流动沙地分布状况,采取“工程固沙+人工种草+封沙育草”治理模式,在半固定沙地治理方面,采取“人工种草+封沙育草”综合治理模式。固定沙地治理中,在自然恢复的基础上,实施灌木平茬、封山育林、封沙育草等项目,提升沙区生态质量。同时根据不同治理模式,选取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乡土植株进行治理,大力提高人工造林、人工种草成活率,以期建成“林成网、草成片”的立体治理模块,实现了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

  追青逐绿、春山可望。2024年,经过不懈努力,西乌珠穆沁旗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从林草局获悉,西乌珠穆沁旗2024年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完成9.4万亩,其中:人工灌木造林0.1万亩、封山育草5万亩、人工种草3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工程固沙0.3万亩。超额完成2025年项目2.8万亩;2024年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完成3万亩;草原修复完成2万亩;草原围栏封育20万延长米。通过治理,重点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程度持续降低,林草植被综合盖度进一步提高,主要沙尘源区和路径区起沙输沙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湿荒等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明显增强。

  在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中,西乌珠穆沁旗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广大干部和牧民群众积极参与保护草原生态、建设绿色家园的宏伟工程当中,他们不畏困难、吃苦耐劳、风雨兼程,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构筑起阻挡黄沙的坚固长城,努力谱写着新时代美丽乌珠穆沁绿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