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旗县动态

多伦县“三级联动”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引领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13 08:30   来源:多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多伦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自治区、盟医改有关部署要求,立足县情实际,把打造健康多伦列为新时代新多伦“十项重点工作”,以创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为抓手,以群众“大病不出县、常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为目标,按照“强县活乡稳村优整体”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县级统筹、县乡联动、数字赋能、分级诊疗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多伦样本”,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多伦县先后被确定为自治区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全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自治区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先行先试试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锡林郭勒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

  一、深化改革“强”县级,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

  按照医共体上联、自强、下带的工作要求,着力构建合理就医新格局,实现百姓“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一是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根据县域医疗服务布局与数量,坚持中西医并重,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中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辅助,9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行行政、人事、业务、财务、药品耗材、绩效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管理,真正从“各自为政”变为“一家人”,并逐步形成分级诊疗、合理诊治的就医新秩序,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二是高位推进,凝聚合力。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聘任县人民医院院长担任总医院院长,统筹推进紧密型医共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总医院成立党委,卫健委主任兼任总医院党委书记。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出台总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机制。实施去行政化改革,成立总医院党委办公室和医共体办公室,组建总医院13个职能管理科室和12个业务中心,对成员单位统一质控标准,实行月考核、季点评,提升业务和管理规范化水平。三是错位发展,打造特色。明确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功能定位,总医院要发挥综合诊疗和急诊急救优势,重点承担全县各诊疗中心的功能任务;中医分院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中医临床学科建设,全面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妇幼保健分院突出妇女儿童保健特色,加强妇保、儿保和产后康复业务;各基层医疗机构以中医、康复、慢病管理、公共卫生和急救服务为主,推动适宜新技术、新项目下沉。各自优势领域的错位发展,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的弊端,更为老百姓的就医选择提供了便利。

  二、人才流动“活”乡级,持续巩固乡镇卫生院中坚力量

  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快速帮助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实现百姓“常病在乡镇”的目标。一是规范财务,优化管理。总医院财务科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的现存财务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并协助建立账套,规范以后日常财务工作报账流程。在总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12个账套,各卫生院、社区设报账员,各类报销均到总医院基层会计处审核,各分院院长签字后,再到总医院建账,逐步向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过渡。二是管才用才,统筹配置。考虑到乡镇卫生院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的实际,总医院推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在医共体内部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通过“调结构”的方式,完善岗位设置,统一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使各医疗机构医、药、护、技等各类人员配备比例趋于合理。2022年,总医院为各分院聘用了16名医务人员,由人力资源中心统一调配使用,基本工资和五险由总医院承担,各分院根据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完成情况,发放绩效工资。三是资源下沉,惠及群众。优质资源逐步下沉,鼓励年轻骨干医生、定向医学生和县级医疗机构助理医师定期支援基层工作,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轮流下基层坐诊,在职称评聘和待遇政策上予以倾斜,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也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制定《多伦县总医院医共体内药物统一采购办法》《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目录》,由总医院药学管理部为基层医疗机构采购配送药品,截至目前共采购药品290种,总金额78.66万元。

  三、多措并举“稳”村级,切实筑牢村卫生室服务兜底作用

  全面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补齐短板,促其达标,实现百姓“小病小痛不出村”的目标。一是重心下移,培训提升。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依托,采取“乡聘村用”方式,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为全县65个行政村配备合格乡村医生76名。抢抓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通过专题规培、岗位培训、进修培训等方式,培训乡村医生7名,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5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对5个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村,由所在乡镇卫生院提供医疗服务。对其他60个行政村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统一配备医疗设备和基本药物,全县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大提升。三是普配到村,急救增效。当前农村急救医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因抢救不及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解决农村急救“最后一公里”痛点,成立了全国心电一张网“多伦县总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在全县投放20台可穿戴十二导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并覆盖全县大部分乡村,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的第一公里,真正构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患者”四级防治救治医疗体系。

  四、创新思路“优”服务,整体推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探索个体化、全周期、全方位医疗服务模式,借助信息化建设机遇,开展远程诊疗,不断提升专科能力,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一是建设慢病管理中心,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购基层体检车,组建慢病筛查队深入村(社区)进行慢病义诊筛查、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9382人次,并以体检结果为基础深化实化居民健康档案。组建6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个队伍承包两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保证家庭医生工作落到实处,启用“目标支持系统”和“慢病管理系统”,用以督查每个团队的工作进展和效果,并确立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利用好软件平台,上通上级医院、下联乡村医生,通过对“五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逐年稳步提高“五病”治疗率、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过早死亡率。二是“信息化”赋能,看病就医少跑路。强化医院运营管理,成立运营管理办公室和内部控制办公室,引入医院运营管理平台(HRP)、目标支持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加大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智慧管理水平。与天健公司合作进行平台开发,完成呼市云服务器上医共体平台各产品安装和锡林郭勒盟联通云池建设。开展远程会诊,通过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与全国及自治区先进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教学、远程病理等业务。截至目前,开展远程会诊113例,远程病理诊断2396例,远程教育53次。更好地解决基层医院就医难困扰,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看名医的心愿。三是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推动五大中心建设。初步建立自治区级以上专家团队,积极开展腹腔镜、鼻窦内窥镜等腔镜手术和颅内血肿清除术等微创手术,打造一批在锡林郭勒盟南部区域享有较高知名度和技术优势的学科专科。积极推动“五大中心”建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已通过自治区评审,建成国家基层版胸痛中心和防治卒中中心,PCCM规范化建设已通过国家专家线上评审认证。同时,探索建立消化病微创诊疗中心、肿瘤疾病诊治中心和急危重症抢救中心。县域内就诊率达70%以上。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把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常抓不懈,不断提升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达到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的三赢局面,全力打造健康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