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旗县动态

正蓝旗:从红色火种到绿色旅游

发布时间:2024-09-12 08:27   来源:上都新闻

   浏览次数:
【字体:

  秋风萧瑟,落叶金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好一派北国风光。

  从正蓝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驶车向西北100多公里,便是古榆环抱的宝绍岱苏木恩格尔嘎查。

  1946年,中共察哈尔盟(1958年察哈尔盟并入锡林郭勒盟)第一个党支部在恩格尔嘎查成立;2020年,恩格尔嘎查成为中共中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红色文化和绿色旅游在恩格尔嘎查奏响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动人乐章!

  依托第一党支部弘扬红色文化

  1946年4月1日,中共察哈尔盟第一个党支部在恩格尔嘎查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锡察草原播下第一把革命火种,恩格尔嘎查就是锡林郭勒盟红色文化的源头。

  正蓝旗委、政府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于2011年5月在原址道英海日罕浩特建设察哈尔盟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经过10年多的不断打造和提升,这里已经成为内蒙古爱国主义教育和内蒙古首批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纪念馆是红色文化基地,讲解员是纪念馆的“红色喇叭”。纪念馆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请进来”,现身说法讲党史、讲红色故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让红色文化传承以“心”传“新”。

  正蓝旗委、政府创造性地推出“乡创导航员”培养计划。通过阶梯培养、以赛促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建设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乡创导航员”队伍。纪念馆聘请北京嘉煜文化咨询公司经理刘晓林、正蓝旗政协文史委郭海鹏对导航员进行辅导培训,让导航员在讲解过程中有“专”的知识和“博”的素养,成为红色基因坚定传承者、红色故事精彩讲述者、红色精神生动诠释者、红色文化忠实传播者、红色风尚有力引领者。今年5月,纪念馆重新布展开馆以来,培养“出炉”的11名“乡创导航员”为前来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锡林浩特市第十三小学、正镶白旗工商联等4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1300多人进行讲解。

  以纪念馆为依托制作的“党在我心”短视频,作为“花开北疆 相约正蓝旗”2024正蓝旗金莲花节开幕式暨大型融媒体直播《大美中国行——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第2季)“五朵金花”中的民族团结之花,100家媒体200多个平台直播,观看量达4500万人次。

  纪念馆现在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依托浑善达克沙地开展绿色旅游

  浑善达克漫天飞舞的黄沙,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恶梦?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治理,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恩格尔嘎查已经成为绿色旅游的一个“窗口”。

  沙漠变绿洲,是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创造出的现代神话,是人民群众奋勇直前创造出的现代神话!

  历史不能忘记,英雄不能忘记。恩格尔嘎查在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绿色旅游时,念念不忘的是为“沙漠变绿洲”而作出贡献的人们。

  以宝绍岱苏木扎鲁特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四代治沙人”乌日图那松,“叶落归根、只为家乡多绿色”的登吉宝力格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旗公安局退休政委毕力贡达来等先进典型教育、激励人民群众,不忘黄沙,更爱绿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块儿整治,打造红色美丽宜居嘎查。

  发展绿色旅游,带动的是经济发展。恩格尔嘎查2023年经营性收入24万元,同比增长100%,带动了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了牧民增收目标。

  2023年,嘎查牧民张和平通过肉牛养殖收入18万元;牧民史桂玲等6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实现照料家庭、就业增收“两不误”。

  “发展绿色旅游,就是要让牧民的腰包鼓起来”,恩格尔嘎查党支部书记乌仁塔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