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牧民收入的稳步提升,牧民进城务工、创业、陪读、养老、买房定居人数急剧增加,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不断深入,优化社区服务、完善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保障进城牧民各项权益,平等享受社区服务,巴拉嘎尔高勒镇党委政府聚焦进城牧民急难愁盼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全面做好进城牧民服务保障工作,推动进城牧民就业更稳定,权益保障更充分,享受公共服务更便捷。
构建进城牧民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支撑
全面推进北疆红色网格治理服务工作,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将全镇划分为92个网格,指派社区“两委”、在职党员、专职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等对进城牧民进行详细摸底登记,深入了解进城牧民生产生活、收入结构、家庭成员、所需所盼等情况,纳入“四清”台账,确保进城牧民底数清、情况明,让服务有的放矢,让进城牧民归属感更强、幸福味更浓。
打造进城牧民宜居家园与幸福餐桌
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现有的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原则,设置读书阅览室、台球室、书画室、棋牌室、大型多功能活动室、进城牧民志愿者之家等多个功能室,以“场地换服务”,为进城牧民开展各类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此外,发挥“红色物业”品牌效应,通过引进专业化运营机构,把“便民食堂”建进小区,满足进城陪读牧民就近、便捷、干净、实惠的用餐需求,让进城牧民在家门口的大食堂畅享幸福“食”光。
助力进城牧民文化融合与思想提升
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社区组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进城牧民、非遗传承人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以“文化惠民”之“实”,为进城牧民幸福添“彩”。同时,依托社区学习讲堂、“红色物业驿站”,以“牧社联建”的形式,邀请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老党员老干部、共驻共建单位党员骨干面向进城牧民多次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补足进城牧民“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探索进城牧民多元服务与技能提升
以精细化服务为落脚点,着眼于满足进城牧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依托社区资源优势,以“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活动清单”为依托,探索服务形式多元化,认真做好进城牧民便民利民、扶贫帮困、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维护权益、提升素质等服务工作,确保进城牧民的“急难愁盼”得到有效、及时解决。同时,以强化“一社区一品牌”为抓手,持续创新拓展社区党建品牌,创办就业技能培训班,引进特色服务,开办毡绣、民族服饰、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各类培训班,强化进城牧民专业技能,创建就业创业平台,让进城牧民在城市站得住脚、扎得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