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生机盎然,万物峥嵘。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审批效率、便企效能,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服务改革,积极探索国有建设用地“带方案出让”审批新模式。7月26日,全市首例住宅类“带方案出让土地”实现“拿地即开工”,打破工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的传统模式。
审批加速,“长跑”变短跑
“仅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拿地到开工前的所有审批手续办理,这在以前,简直不敢相信”,内蒙古烨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梁东笙对我市高效地审批速度和全心全力助企服务赞不绝口。
据悉,该项目位于二连浩特市前进路西、影视巷北,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47000㎡,总建筑面积65280.93㎡,是典型的“带方案出让”住宅项目。按照以前的审批流程,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起码要1个月时间。
“这里面需要对接的部门多,环节多,事项多,还可能会出现方案一遍遍修改、上报的重复跑腿现象,现在由工改办牵头为企业对接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部门,为我单位提供“全流程”服务,及时排忧解难。从“长跑”到“短跑”,审批效率的优化,实实在在让我们享受到了营商环境带来的“审批服务加速度”,降低了我们的时间与人力成本,也让我市群众及企业办事的感受度大大提升。”二连浩特市驿信城乡发展建设投资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孙进勇说。
“以前出让项目是签完出让合同后开始审方案,现在带方案出让项目把预审方案的步骤提前,为实现‘拿地即开工’抢得了时间。”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据悉,此次“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0栋新建住宅楼,3栋商业楼,1栋物业用房及附属配套工程,满足了乌兰区住户回迁和我市住宅用房需求。该工程树立了百姓信得过的政府形象,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拓宽了政企交流的“绿色通道”,推动了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发展。
在土地出让后,市工改办作为牵头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采取联审联办、快审快批模式,而在地块完成交地手续后,用地单位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及审定通过的设计方案,直接线上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高效协作,“接力跑”变“并排跑”
从方案预审到审批发证,为便于办证企业减时限、零跑动、快出证,规划、住建、税务等多个职能审批管理部门主动跨前、流程对接、并联服务,实现从有求必应到主动问需,从环节性指导到全流程打通转变。
“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协同推进,流程推进需要环环相扣。这里面不能少了任何一个部门,也不能是单一作战,必须确保大家联动起来,共同推进。
“可以说,‘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这个审批模式的顺利实现,是各职能部门高效协作、联合作战的结果,每个部门都在为企业少跑路作出努力。”市工改办工作人员说。
助力发展,从“第一个”变"第N个”
“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举措极大地缩短项目的审批时间,实现建设项目审批“零等待”,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动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这次项目办理的全流程,企业无感办证,部门联动受理,真正感受到企业与政府的同频共振。”翰林文苑小区一期开发建设项目负责人王俊兵说。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下一步,二连浩特市工改办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升为企服务品质,为优化营商环境“出新招”,早出形象、早见成效,推动“拿地即开工”常态化,继续抓好惠企政策落实、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为企业减负纾困,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