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旗县动态

绿“锁”黄沙:中国北部沙漠的“植物活沙障”

发布时间:2024-03-15 10:06   来源:上都新闻

   浏览次数:
【字体: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天气还有些寒冷。记者看到,沙地榆、黄柳、羊柴等乔灌木一片连着一片。地上偶有一串修长且成角状的小脚印,据当地人说是狍子留下的。

  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5766万亩,其中有1278.3万亩在正蓝旗境内,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2000年以来,正蓝旗坚持把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累计投入10亿余元,治理面积达535.14万亩。

  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一处草木丛生的治理区,林草工作者仔细查看着黄柳长势,为几天后的平茬抚育作准备。

  “这里十多年前是寸草不生的流动沙丘,如今不少黄柳长到一人多高。”正蓝旗林草局副局长呼斯楞说,“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就像看着孩子茁壮成长,很欣慰。”

  从最初的按行种植到网格式种植并辅以飞播草种,沙漠治理者们不断探索改善种植方式,提高治理区的生物多样性,治理效果也更加明显。

  指着远处一片草木稀疏的地方,呼斯楞对记者说:“那里有1000多亩沙地今年要治理,这几天我们整理、清点冬储的黄柳条,等沙土一解冻就开始机械化种植。”

  正蓝旗还通过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等工作,引导牧民以草定畜、科学放牧,保护和修复沙地草原。

  上都镇黄旗嘎查牧民额日和木承包3600多亩草场,对家里70多头牛采取8个月舍饲圈养、4个月草场放养的方式,实现草畜平衡,有效保护了草场。

  额日和木把草场划分为1000亩打草场和2600多亩放养场,还将放养场划分为4个区域轮牧,“根据草的长势和状态精准放牧、打草,既能喂饱牛,又能让草原得到休息”。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2年,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治理区植被盖度由不足20%提高到65%以上,草群平均高度由不足15厘米增长到21厘米。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今年将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现治沙、发绿电、促进群众增收。

  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是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2023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950万亩,今年计划防沙治沙150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