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盟内要闻

释放口岸新活力 构建开放新格局——锡林郭勒盟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10 09:43   来源:锡盟融媒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二连浩特口岸入选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2024年3月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2024年10月二连浩特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件件喜人成绩,是全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的缩影,是以开放之势聚发展之能的奋楫笃行。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充分发挥口岸优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优化沿边开发开放整体布局,在推进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关能力持续提升,口岸“成绩单”彰显蓬勃动力

  2024年,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货运量保持稳定增长。二连浩特口岸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随着公路旅检试点开放8座以下小型车辆、公路货运24小时通关等政策实施以来,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和货物通关量实现双增长,2024年完成货运量2105.5万吨,同比增长9.4%,首次年内完成2100万吨大关,创历史新高。二连浩特市紧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综合枢纽定位,积极推进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持续提升二连浩特口岸通道容量,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推行果蔬生鲜、矿产能源“绿色通道”“即到即检”“一站查验”等通关便利举措。创新打造“边检通”备案预约服务平台,公路货检口岸建立“信息共享、查验互认、一次放行”关检查验机制,加快车辆安全高效过检。2024年,二连浩特口岸验放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676318辆(列)次,较2023年增长1.58倍。

  2024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3389列,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出口货运总量425.2万吨,同比增长4.2%;运载标箱38.9万箱,同比增长3.7%。搭载货物主要有木材、纸张、家用电器、服装鞋帽、汽车及其配件等。面对出入境中欧班列不断增长的实际,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设立中欧班列“绿色通道”及专用窗口,采用出境中欧班列准轨在扎门乌德换装,入境中欧班列宽轨在二连浩特换装的方式,高效对接班列通关审核、优先查验、换装放行等环节,不断优化接运换装作业模式,全力保障班列快速便捷通关。

  2024年12月30日晚,随着最后一辆骨架式双挂车缓缓驶过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入境卡口,至此,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到403.56万吨,创下自开关以来的历史峰值。其中,进口与出口分别达到400.24万吨和3.32万吨,进出口贸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自新货运通道启用以来,口岸通关过货量稳步攀升,屡创新高。单日过货量多次突破4万吨大关,单周过货量超20万吨,已然成为中蒙两国经贸往来的关键枢纽。进口货物主要涵盖煤炭、铁精粉、锌精矿、萤石等重要资源类产品,出口则以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二手车等为主,极大地促进了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与流通。

  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提高“集疏运”水平

  按照自治区高标准、系统推进口岸建设的安排部署,锡林郭勒盟坚持规划先行,围绕持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口岸“集疏运”水平,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分别编制了口岸发展中长期规划,实现了“一口岸一规划”。

  二连浩特智慧口岸综合管理平台、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查验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珠恩嘎达布其公路口岸联检区改造项目、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新建货运通道、海关H986货车查验系统等口岸基础设施项目陆续投入使用。近年来,二连浩特口岸围绕建设“一枢纽、两通道、三口岸、三平台、四链条”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通关环境,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抢抓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契机,推进智慧口岸综合管理平台、汇通跨境电商边境仓、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小企业创业园、保税仓等项目建成投运。推动实施口岸通道能力提升工程,公路口岸由“2进2出”增至“5进3出”,铁路口岸宽准轨接发列车线路增至47条,其中,宽轨由22条增至23条,准轨由22条增至24条。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实现了“客货分流”,货运通道由原来的“一进一出”到“四进二出”,通关能力大幅提升。二连浩特公路口岸第二通道建设、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进出口海关监管区等二连浩特口岸15个项目、珠恩嘎达布其公路口岸至物流园区运输道路等7个项目纳入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口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11月,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新建百万吨储煤基地吉电国储监管作业场所顺利通过验收,被正式批准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这是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正式获批的第七家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标志着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年物流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口岸物流发展向规模化、集约化运行又前进一步。目前,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共有7家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货物静态仓储能力达300万吨,动态周转能力达1000万吨。

  积极推进边腹合作泛,口岸经济活力进发

  锡林郭勒盟依托口岸区位优势,进一步树立“深化区域合作也是开放”的理念,持续在推动口岸腹地联动、加强区域合作上下功夫,探索“口岸+腹地+港口”的发展模式,力争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主动融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二连浩特与大连、锦州等港口签订跨区域通关运输合作协议,有序开展陆港货物联运业务。

  打造曹妃甸港——多伦——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边民互市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二连浩特市是全国首批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地区之一,“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正成为发展口岸落地经济的重要抓手。据二连海关统计,截至2024年12月中旬,二连浩特口岸边民互市贸易交易额达人民币5.26亿元,同比增长65.64%。进口的商品包括亚麻籽、羊绒和冷冻牛肉等,来源国为蒙古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积极推动互市贸易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各类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建设,着力提升口岸商贸物流、加工制造、跨境旅游等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