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把家里的18头母牛送到澳仑牧业有限公司进行‘托管代养’,这里收的托管费是20元一天,政府补贴10元,按照托管代养150天,每头托管肉牛可使我节约2000元左右。”来自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白音温都尔嘎查牧民图雅说。
图雅所说的“托管代养”模式,即通过“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防疫、舍饲育肥、集中出栏”的方式,降低牧民饲养成本、稳定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牧民持续增收。据盟农牧局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全盟已完成托管代养肉牛2万头,平均每头牛收取饲养管理费、冷配服务费等400元/月,每头托管肉牛可使牧民实现收益2000-3000元左右。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通过肉牛良种化工程和规模舍饲养殖,继续巩固“减羊增牛”政策成果,全面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肉牛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自2021年以来,共投入各级肉牛产业专项资金4.9亿元,其中盟本级资金3.2亿元。
肉牛良改工程方面,大力推广发展优质肉牛,提升肉牛品质,提高供种能力、个体产值和整体效益,去年,全盟肉牛良改比重达98%,实现肉牛品种良种化;规模舍饲养殖方面,在浑善达克沙地禁牧区、自治区和盟级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地区及半农半牧区,推进肉牛规模化舍饲圈养、人畜分流养殖小区建设,2023年度肉牛舍饲养殖规模达到11万头,有效释放草原承载压力55万羊单位;饲草料供应保障方面,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鼓励饲草企业、种植户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购销机制,完善利益联结,稳定和平抑饲草价格,提升区域性饲草料供给能力。截至目前,全盟已经建成大型全混日粮加工厂34家,日加工能力达到4600吨。
除此之外,延长肉牛产业链条。鼓励南部半农半牧养殖户开展家庭式肉牛育肥,推广“户繁企育”合作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养殖户向盟内育肥场交易达到标准的犊牛;引进和培育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建立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肉牛在盟内完成育肥销售、屠宰、精深加工等各环节生产加工。截至2023年,全盟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达到47家,屠宰能力达到20万头以上;上都牛肉、棒棒牛、阿尔善牛业等一批本土肉牛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以牛排火锅、牛骨煲、酱牛肉、牛肉罐头等完整产品体系,精深加工产品年产量达到3000吨以上。
今年,锡林郭勒盟积极应对国内肉牛市场行情下跌、饲草料价格上涨、养殖业成本不断上升、农牧民增收空间收缩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局面,在全面开展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已修订出台《锡林郭勒盟优质良种肉牛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制定出台《促进浑善达克沙地及半农半牧区发展肉牛规模化舍饲养殖若干政策措施(暂行)》等政策措施。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重点在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优质饲草种植和收储加工与开发利用,肉牛品种优化、冷链物流、品牌建设、金融产品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减轻天然草牧场承载压力,推动形成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发展、农牧民稳步增收相协调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