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盟内要闻

“防抗救”并举 畜牧业生产有保障——锡林郭勒盟2023年抗旱救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3-27 08:34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气候干旱,家里的饲草料储存量又不足,多亏政府雪中送炭,为我们免费发放饲料,既解决了饲草料短缺问题,也减轻了购买饲料的经济负担。”2023年6月中旬,苏尼特左旗巴彦乌拉苏木赛罕塔拉嘎查为牧户发放抗旱黄贮饲料,领到饲料的牧民乌云斯琴激动地说道。

  这是2023年锡林郭勒盟多措并举推进抗旱救灾处置工作的一个缩影。2023年入春后,全盟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少,降水分布不均,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据统计,受灾牧户达2831户,占常驻牧户的22%,受灾牲畜61.42万头只,转场牧户979户、牲畜10.71万头只。

  旱情就是命令。盟委、行署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受灾一线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及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并在派出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策并用有力推进抗旱救灾工作,创新方法全力保障畜牧业生产,拓宽思路探索避灾型畜牧业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在2023年抗旱救灾处置工作中,锡林郭勒盟在盟级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安排1300多万元用于饲草料调运补贴、牲畜加工企业贷款贴息、饲草产业储备及加工一体化项目建设等。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9281万元,用于抗旱水源井建设、饮水安全保障提升、饲草料储备补贴和交易基地建设项目。在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方面,采取购置饲草料、发放小额贷款、社会捐赠等措施,为临时困难群众、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抗旱资金和救助资金18378.5万元,并通过新建水源井、储水窖等方式,解决了9936人、63.72万头只牲畜供水保障问题。

  畜牧业是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和经济来源,如何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全力以赴保障畜牧业生产?这成为锡林郭勒盟抗旱救灾处置工作的重中之重。

  饲草料供应方面,鼓励受灾地区与盟内饲草料加工企业洽谈,实施全混日粮集采集配项目,以低于市场价销售饲草、补贴运费的方式,累计向受灾区调运发放应急饲草3493吨,发放运费补贴和贴息资金283.66万元。同时,通过社会化储备和三级饲草储备体系建设、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全混合日粮加工项目建设等方式,为牧民提供优质低价饲草,有力解决了过冬饲草短缺问题。

  金融服务支持方面,制定印发《锡林郭勒盟2023年“抗旱宝”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重点支持抗旱减灾,及时缓解企业和农牧民资金短缺问题。据统计,全盟申请贷款额度达1.64亿元,共为重灾区7家企业授信7485万元、提现7063万元,锁定羊源60.8万只,受益牧户达1874户,户均增收2000-7000元。同时,金融部门逐户排查还款困难牧户,通过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贷款还息周期、办理展期续贷等方式,缓解牧户还款压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与此同时,锡林郭勒盟全力探索避灾型畜牧业新模式,积极应对气象灾害等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害,降低因灾损失,保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探索托养代养模式,应对旱灾频发。针对干旱地区出现特殊年份经营困难的牧民以及劳动力缺乏、饲养管理能力弱和外出务工的牧民,将牲畜寄养在养殖条件较好的合作社或企业,实行托养代养模式。苏尼特左旗计划在达来苏木呼格吉勒图嘎查建设畜牧业托管代养产业发展基地,采取“合作社+嘎查集体+牧户”模式,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防疫、舍饲育肥、集中出栏,可有效解决受灾牧户牲畜饲养问题,降低饲养成本。

  探索舍饲圈养模式,减轻草场压力。结合西部荒漠化草原气候、草牧场特征,推进设施畜牧业建设,强化饲草料加工与开发利用,减少和控制天然放牧牲畜数量,向生态避灾型畜牧业转变。苏尼特右旗计划在乌日根塔拉镇苏尼特羊养殖基地实施避灾型畜牧业产业项目,对牧户苏尼特羊提供全年禁牧的集中舍饲代养托养服务,通过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可有效改善饲喂质量,提高苏尼特羊肉质量和个体产出,增强抵御风险灾害能力,保障牧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