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部门动态

锡林郭勒盟:创新“诚信+救助”服务模式擦亮社会救助民生底色

发布时间:2024-03-15 09:21   来源:盟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锡林郭勒盟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锡林郭勒盟民政局依托全盟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积极将诚信建设与社会救助相结合,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诚信+救助”服务模式,坚持兜住底、兜稳底、兜牢底,提升社会救助实效,助推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盟民政局按照“诚信申请、精准识别、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的原则,准确运用信用承诺、系统监测和联网核对相结合的方式,规范社会救助对象申请、审核、确认流程,提高救助保障的时效性和精准度。一是优化救助流程,加强诚信管理。申请人提出社会救助申请,要求签署《申请社会救助个人诚信承诺书》,承诺本人或家庭成员所提供的申请资料真实完整。经办人员根据申请人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审核初判确认可采取“先行救助”。若有虚报、隐瞒、伪造,取消救助身份并追缴违约救助资金,个人信息将纳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息管理系统黑名单管理。二是完善公示制度,创新救助方式。进一步完善低保、特困供养人员长期公示制度,及时准确公开有关事项,确保群众看得到、听得懂、易获取、能监督、好参与,让提供虚假信息来骗取社会救助金的人员无处藏身。利用民政综合业务平台,对低收入人口中救助事项增多、刚性支出增加的人群进行预警,引导嘎查村(社区)协理员及时介入,推动救助工作由“被动申请”向“主动发现”转变。三是加强信息核对,增强诚信意识。充分运用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息管理系统,对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已享受社会救助家庭人员进行车辆、住房、工商、人社、公积金、税务等方面信息比对,进一步核实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完整。要求申请人签署《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增强其诚信意识,可授权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实时精准核查其家庭经济状况,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盟民政局将全面推广“诚信+救助”,以方便困难群众办事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