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准确、主动地向社会介绍锡林郭勒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落实内蒙古五大任务方面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舞干劲的良好舆论氛围,盟委宣传部组织举办“锡林郭勒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年我们召开锡林郭勒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到盟农牧局副局长崔茂盛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记者站、锡林郭勒日报社、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
首先,请崔茂盛先生进行发布。
锡林郭勒盟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辖9旗2市1县和1个管理区,常住人口111.9万人。锡林郭勒盟有优质天然草场18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4。锡林郭勒盟具有发展草原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华西牛、锡林郭勒马、苏尼特双峰驼等优良畜种,年出栏牲畜800多万头只,肉类产量约30万吨。锡林郭勒盟被中国肉类协会授予“中国生态羊都”称号,被国家九部委评为“锡林郭勒草原肉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锡林郭勒羊肉”入选首批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锡林郭勒牛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锡林郭勒奶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华西牛”新品种命名并正式对外发布。
一、产业布局趋于优化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加快调整农牧业产业布局,不断趋于优化。聚焦“一区一带一集群两基地”建设,做强做大肉羊、肉牛两大主导产业,做精地方特色乳制品和马、骆驼等特色畜牧业。重点在中北部和西部地区建设“锡林郭勒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浑善达克沙地、半农半牧区、主要水系流域建设以优质西门塔尔牛、华西牛为主、安格斯牛为辅的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带,在锡林浩特市、阿旗、东苏旗、西乌旗、东乌旗、蓝旗、白旗、黄旗建设地方特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锡市、阿旗、东乌旗、西乌旗、东苏旗打造现代马产业基地,在西苏旗、东苏旗和二连浩特市打造驼产业基地。
二、协同发展草原设施畜牧业与农区舍饲畜牧业,高质量构建重要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
今年全盟接活仔畜665万头只。2023年牧业年度,全盟肉牛存栏220万头,同比增加8万头;肉羊存栏1100万只,同比增加38万只(舍饲养殖)。年内出栏牲畜800万头只,预计肉类产量达到30.5万吨,目前已出栏510万头只。出台了《锡林郭勒盟促进半农半牧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促进半农半牧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推广“户繁企育”合作养殖模式,支持育肥牛在盟内屠宰企业精深加工,年内全盟半农半牧区肉牛舍饲养殖规模达到11万头。推进肉牛肉羊现代设施养殖场建设,年内创建自治区级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77家。大力推进奶业振兴。全盟乳制品生产企业19家、获得登记注册的地方特色乳制品小作坊711家(在全区的占比达到52%和60%)、家庭式作坊1500余家。加快推进正蓝旗3000头规模奶牛养殖场建设。年内扶持12家地方特色乳制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为QS认证企业。预计全盟奶畜存栏达到29万头,奶产量达到59.4万吨,传统奶制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
三、强化粮食产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稳粮优经扩饲”,永久性基本农田主要以马铃薯、玉米、小麦、杂粮杂豆等粮食作物为主,水浇地和旱作农田主要以蔬菜、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为主,盐碱地和旱作农田主要以青莜麦、青谷子、青贮玉米、羊草、苜蓿等为主,全盟播种粮食作物280万亩、大豆2.21万亩、油料46.14万亩,分别完成自治区任务的129%、315.7%和100.5%。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7.9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26.96%。完成1090亩高效设施农业,完成任务136%。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
四、加快建立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东部、中部地区,以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锡林浩特市及阿巴嘎旗为重点区域,集中连片规模化天然打草场,确保全盟天然打草场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产量保持在20亿公斤以上。在南部地区,以太仆寺旗和正蓝旗为重点区域,开发灌木饲草资源,充分利用与河北地区临近的特点,加大青贮、秸秆收储力度,引进大中型企业,实现全混日粮精深加工。在西部地区,以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和盟内草资源匮乏地区为重点区域,侧重全混日粮销售,满足企业、合作社和牧户用草用料的需求。强化饲草加工,重点支持全混合日粮加工项目,推广应用TMR饲养技术体系,降低饲草料成本。我盟7处饲草料集采集配全混日料加工、配送于一体的饲草料产业园区已开工建设。
五、推进全产业链建设,高质量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了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两图两表两库”,对接项目线索31个,外出招商7次,牵头筹办招商推介活动1次,牵头推动落地项目20个。其中已开工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19.57亿元;已落地项目5个,项目投资3.54亿元。
二是提升肉羊及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肉羊屠宰精细分割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冷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营养保健肉制品、熟制品、火锅涮品、即食产品和烧烤产品等,争取多做C端产品,全面提升羊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目前,额尔敦、草之味、蒙强等本地肉食品加工企业通过扩产能,新上精深加工线,开发了较为丰富的C端小包装产品;快乐小羊肉业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活畜屠宰车间、生产加工车间项目(年屠宰加工肉羊20万只、肉牛1万头),用于快乐小羊涮肉门店及C端销售。同时,出台了《锡林郭勒盟促进羊皮羊尾加工利用产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试行)》和《锡林郭勒盟推动乳清加工产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试行)》等,持续对接引进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大副产品高值利用的研发力度,加快皮尾、头蹄、下货、骨血脏器等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开发,实现高值利用。内蒙古三羊开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年加工处理羊皮60万张,羊皮制“胶原蛋白肽+明胶”项目(其中羊皮胶原蛋白肽生产300吨、明胶生产700吨)正在安装设备,年内投产。此外,左旋肉碱项目已经进入中试阶段,正在找投资方转化成果。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新增锡林郭勒羊品牌授权企业2家,累计达到6家,首批17家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预授权经营主体已全部接入追溯防伪系统,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呼和浩特市旗舰店、锡林浩特市旗舰店建成运营。积极开展新零售渠道合作,成功举办东方甄选锡林郭勒专场直播和乌拉盖东方甄选内蒙古专场活动外景直播。中石油已与部分锡林郭勒羊、锡林郭勒奶酪品牌授权企业达成产品供销合作,借助中石油销售渠道将区域公用品牌及产品推向全国。
四是制定出台了《锡林郭勒盟肉牛肉羊龙头企业助保贷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锡林郭勒盟2023年“抗旱宝”引导资金管理实施方案》,开展盟级助保贷及“抗旱宝”工作,解决加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目前,下达牛羊助保贷及抗旱宝引导资金3000万元,撬动银行发放免抵押信用贷款2.68亿元,其中抗旱宝贷款金额5260万元,助保贷贷款2.16亿元。
六、推动种业振兴,高质量构建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
全盟建立国家级核心育种场4处(肉牛3处、肉羊1处),国家级保种场2处(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5处;盟级肉牛种牛场27处、肉牛核心群345处,重点种羊场10处、扩繁场110处、核心群1500群,“种畜场为核心、扩繁场为补充、核心群为支撑”的现代肉牛肉羊育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2021年“华西牛”新品种审定命名,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我盟已成为全国华西牛新品种核心供种基地。今年华西牛育种群规模新增49户2407头,累计达到91户1.5万头,华西牛种牛站一期工程建设过半,年底前完成场区内基础设施工程和采精设备购置安装,力争满足20头种公牛进站采精条。组织专家团队对全国6家种公牛站进行了采精种公牛筛选,共选出华西牛采精种公牛18头。正镶白旗种公牛站(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已投入运营,二期已开工建设。
七、激发改革发展活力,高质量构建农牧业经营体系
全盟现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6家,其中国家级5家、自治区级67家、盟级44家。今年新认定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累计认定家庭农牧场3423家,其中示范家庭牧场683家。全盟现有合作社1297家,其中示范社307家。强化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整县推进工作。全盟从事农牧领域生产服务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276个以上。
感谢崔茂盛先生的发布。
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提问前请先报所在媒体名称。
问题1:请问我盟华西牛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有哪些?华西牛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请崔茂盛先生回答。
答:“华西牛”新品种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2022年8月在昆明正式发布,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专门化培育肉牛新品种。华西牛的诞生,实现了我国肉牛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局面。
围绕华西牛产业发展,我盟制定出台了《关于锡林郭勒盟加快形成华西牛产业优势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从扩大育种规模,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种公牛站、推广育种技术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加快形成我盟华西牛产业发展种源优势。
同时在上级政府和自治区农牧厅大力支持下,我盟整合资金3575万元,用于支持《锡林郭勒盟建设华西牛种源基地方案》的实施。
截至目前,全盟华西牛存栏1.5万头,已累计组建核心群26个,核心群规模占全国总量的64%以上,今年还将选育华西牛3000头,成为国内最大的华西牛育种基地。
好,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问题2: 请问在提高畜牧产业附加值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请崔茂盛先生回答。
答:目前我盟农畜产品还主要以初加工和“活畜原粮”形式外流,产量和质量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值优势。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方面,我盟将重点在牛羊肉,精细分割、精品包装、熟食制品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力,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加大乳清、羊皮、羊毛和骨血脏器等副产品的高值利用,研发力度,形成产业上下游、企业间和企地间的聚合,不断提升农畜产品综合利用率。比如开发冷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营养保健肉制品、熟制品、火锅涮品、即食产品和烧烤产品等,争取多做C端产品,全面提升羊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
同时持续对接引进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大副产品高值利用的研发力度,加快皮尾、头蹄、下货、骨血脏器等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开发,实现高值利用。
感谢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