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及风机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2022)》指数新闻发布会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邀请到锡林郭勒盟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俊、锡林郭勒盟能源局新能源科科长胡文博、锡林郭勒盟工业和信息化局投资规划和装备工业科科长李金祥,介绍《锡林郭勒盟绿电和风机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2022年各项指数等相关内容。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林郭勒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林郭勒记者站、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锡林郭勒日报社。

  首先,请张俊副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一道出席今天的《锡林郭勒盟绿电及风机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2022)》发布会。

  首先,我代表锡林郭勒盟工信局,向参加发布会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全盟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锡林郭勒盟绿电及风机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2022)》(简称《白皮书》)各项指数具体情况发布如下:

  《白皮书》包括绿电指数和风机装备制造指数两个部分,涵盖6个具体指数。

  一是绿电指数。这项指数涵盖绿电装机和绿电贡献两个具体指数。

  ——2022年全盟绿电装机指数为22.26。该指数依据全盟绿电并网装机占全区绿电并网装机的比重确定,反映锡盟在全区新能源开发建设中的份额变化。截至2022年末,锡盟绿电并网装机1345万千瓦(其中:风电1227万千瓦、光伏118万千瓦),居全区各盟市之首,装机规模占到全区总量的五分之一,已经在全区率先建成千万千瓦级绿电基地;绿电装机占全盟电力总装机的48.4%,到2023年底,绿电装机将超过火电装机成为全区率先实现绿电装机超过火电装机的盟市。

  ——2022年全盟绿电贡献指数为23.10。该指数依据全盟绿电发电量占全区绿电发电量的比重确定,反映锡盟对全区绿电供应的贡献变化。2022年,锡盟新能源发电量达到301亿千瓦时,居全区各盟市之首,占全盟总发电量的33%,实现节能903万吨标煤、降碳2456万吨。到2027年,绿电发电量将超过火电发电量,成为全区率先实现“两超过”目标的盟市。

  以上是绿电指数情况。

  二是风机装备制造指数。这项指数主要涵盖风机装备制造先进性、产业发展、区域贡献、市场竞争力四个具体指数。

  ——2022年,全盟先进性指数为6.57。该指数依据6兆瓦以上大机型主机产销量占全盟主机实际产销量的比重确定,反映锡盟风机装备的技术先进性变化。目前,锡盟风机主机产品型号涵盖2兆瓦到10兆瓦各类机型,高寒高原适应性、抗风沙、抗紫外线性能行业领先,最高可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机型水平。2022年,全盟共产销6兆瓦以上大机型风机主机69台,在风机总产销量中占比较小,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2022年全盟风机装备制造发展指数为42.29。该指数依据全盟主机产销量占全区主机产销量的比重确定,反映锡盟风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规模变化。2022年,锡盟风机主机整机产能700万千瓦,占到全区总产能的24.4%,居全区各盟市之首;累计产销主机1050台,占到全区总产销量的四成以上,居全区各盟市之首。

  ——2022年全盟风机装备制造贡献指数为6.06。该指数依据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占全盟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确定,反映装备制造产业对全盟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2022年,锡盟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58.8亿元,占全盟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06%,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

  ——2022年,全盟风机装备制造市场竞争力指数为63.43。该指数依据获取盟外主机订单占全盟主机产销量的比重确定,反映锡盟风机装备制造产业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变化。2022年,特高压配套第二批基地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666台风机主机订单全部由盟内企业生产,当年实际供货384台;与此同时,支持主机生产企业积极开拓市场获取盟外订单666台,占到产销总量的六成以上。

  以上就是《锡林郭勒盟绿电及风机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2022)》的主要内容。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感谢张俊副局长的发布。

  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报所在媒体名称。

  问题一: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请问我盟能源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胡文博科长回答记者提问。

  盟能源局新能源科胡文博科长: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规划的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之一,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优质绿电供给的战略重任。近年来,我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锚定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聚焦“两率先、两超过”战略目标,扎实推进国家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同步坚持以市场引项目、以龙头育产业,大力引进能源装备制造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做优做强风机装备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光伏、储能和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锡林郭勒盟全域为国家一类优质风光资源区,可利用资源分别占内蒙古的1/3和1/6,可开发风电规模6000万千瓦、光伏1亿千瓦以上。

  锡林郭勒盟具有清洁能源输出得天独厚的区位和通道优势,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最南端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是内蒙古距离京津冀和环渤海、东北等用电负荷中心最近的盟市之一。已建成锡盟至山东、至胜利和锡盟至江苏“两交一直”3条特高压输电通道,胜利至张北特高压输电通道即将开工,总外送电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左右。

  锡林郭勒盟具有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规划建设了6大坑口电站群,火电装机达到1435万千瓦,到“十四五”末将达到2100万千瓦,可支撑新能源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能够有效保障能源安全输出。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低碳、电价洼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户电价最低0.29元/千瓦时,源网荷储一体化终端供电价不超过0.3元/千瓦时,二连浩特微电网、园区绿电替代终端供电价约0.3—0.33元/千瓦时。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沿边开发开放、共建“一带一路”等多重优惠政策。

  全盟已建成和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已建成规模1345万千瓦、居全区首位,是全区率先建成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随着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400万千瓦风光基地的陆续建成,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盟新能源规模将达到1860万千瓦,成为全区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超过火电装机的盟市之一。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并网装机将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争取到2027年全盟新能源发电量将超过火电发电量,在全区率先实现“两超过”目标。

  好,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问题二:请问当前我盟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

  请李金祥科长回答。

  盟工信局投资规划和装备工业科李金祥科长: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我盟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把培育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立足风能资源和产业基础,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了金风科技、明阳智能、海装风电、上海电气、中材科技、远景能源、中船风电、三一重能、运达股份、中电科耀等一批重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带动和引领锡林郭勒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崛起,基本形成了以风电主机为主,叶片、塔筒、机舱罩等零部件协同配套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产业链配套能力走在全区前列。2022年,全盟风电装机、风电发电量、风电主机产能、风电主机产量均居全区各盟市首位,其中:风电装机达到1227万千瓦、风电发电量287万千瓦时、规模以上风电企业主机年生产能力达到1900台、风电主机产量1050台。聚焦铸链延链补链强链,锡林郭勒盟引进落地了元动新能源、远景能源等储能电池和雁大、新蒙新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等高端制造项目,全盟在建储能电池产能达到每年12兆瓦时、在建负极材料产能达到每年30万吨。此外,赣锋正极材料、中海储能电解液等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华能泰山光伏设备、瑞晶太阳能单晶拉棒、三一重能N型单晶方棒硅片等项目已正式签约,中船风电、京能清洁能源正在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预计2025年全盟绿电装机将达到2500万千瓦,建成新能源+风电(光伏)装备产业链、氢能产业链、储能产业链+能源运维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盟将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新能源项目建设,重点引进风机叶片、发电机、轮毂、法兰、轴承、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树脂、碳纤维等原材料配套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盟内零配件配套能力,打造形成“风机制造—配套零部件—设备维修—风电基地”产业链。

  感谢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