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政府信息公开网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打印】 【字体: 】 浏览次数:

《锡林郭勒盟“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 盟行署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05-12 16:49

  

  5月8日锡林郭勒盟行署办公室印发《锡林郭勒盟“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盟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随着国家、自治区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我盟拥有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我盟推动资源、生态、区位等比较优势转化为服务业发展优势创造了巨大空间。总体判断,我盟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服务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将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结合点、提升发展质效的着力点、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点来打造,把握发展机遇、遵循发展规律、顺应发展大势发挥比较优势,协调处理好特色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加快服务业增量提质、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级水平,更好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规划》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高效、有序流动和聚集;在事关全盟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谋划、集中力量、高效推进。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补足服务业发展短板,推动服务业均衡发展,着力发挥服务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让服务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推动服务业节能降耗。坚持以水定城,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开展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

  四是坚持质效引领、品牌带动。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加强质量管控,推动标准提升,以高质量专业化服务产品塑造“锡林郭勒”服务品牌新形象,以高质量品牌引领带动服务业高质量专业化发展。聚焦集聚区培育和企业提档,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

  五是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科技兴盟”行动,带动服务技术、理念、业态和模式创新,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服务业与农牧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不同领域间的融合发展,形成有利于提升我盟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

  六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制度供给,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依托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打造中欧班列枢纽门户,加快培育“口岸+通道+贸易+加工”的全新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范式,为自治区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做出新贡献。

  三、《规划》重点内容有哪些?

  《规划》共六章,分别为立足产业基础开启服务业发展新篇章创新发展理念谋划服务业发展新蓝图聚焦重点领域构建服务业发展新体系强化深度融合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方式推进改革开放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机制强化支撑保障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

  (一)立足产业基础,开启服务业发展新篇章从产业结构、总量规模、开发开放、集聚发展等方面对我盟服务发展基础进行了分析,总结规模较小与比重较低、增速较慢与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和集聚度不高、思想认识不足和统筹推动不够的“四个并存”问题。

  (二)创新发展理念谋划服务业发展新蓝图。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盟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五个发展定位,国内外知名草原生态旅游目的地自治区综合能源服务辐射区自治区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推进区自治区数字赋能服务业创新发展区自治区国际现代商贸服务协作区

  依据“十三五”时期全盟服务业年均增速5.5%,对比“十四五”时期全区服务业年均增速6.0%,经反复测算,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的主要目标。考虑到我盟能源基地“十四五”时期产能释放,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提升提出服务业GDP比重达40%以上

  (三)聚焦重点领域,构建服务业发展新体系。立足全盟产业发展阶段、特色资源禀赋,提出提升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三个具有彰显全盟特色的优势型产业;突出发展综合能源与节能环保、数字产业、电子商务、商务会展、养老托育八个基础优良、具有前瞻性的先导型产业;培育发展教育体育、家政物业、科技金融六个具有规模化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产业,推动平台经济、支持共享经济、促进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多元化发展。

  (四)强化深度融合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方式。强化深度融合,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方式。紧跟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推动服务业与农牧业渗透融合、推进服务业与工业双向融合、鼓励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培育区域品牌助推融合发展,不断催生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新功能。

  (五)推进改革开放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机制。重点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三个方面,着力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机制。

  (六)强化支撑保障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从抓好组织实施、保障资金支持、促进人才保障、加强统计考核、强化招商引资五个方面,保障“十四五”时期我盟服务业实现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