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重点工作 > 乡村振兴

多伦县多维度多层次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多伦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24 11:13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近年来,多伦县以组织为引领、生态为依托、产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群众为主体、富民为根本,串联好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等资源,将乡村振兴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促进产业、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体经济强,农民生活富,村容村貌美,多维度、多层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强富美”成为多伦县乡村振兴新名片。
      乡村振兴在“融”上。一是融和文化。自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以来,多伦县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彩绘墙体、“画卷”展示等形式,把基层党建宣传、乡村振兴与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内容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图文并茂展现党的奋斗历程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双井子村打造传统文化“五厅一主题”农耕文化展馆500平方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该村通过打造“生产厅”“生活厅”等板块,展现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及场所的同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精神力量。农户刘凤武家的老旧墙面重新粉刷彩绘,让乡村文化不仅富有农村特色,更“接地气”,让民风民俗、村规民约等文化宣传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弘扬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二是融和产业。打造新时代“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推广农户长期受益型村集体经济模式,农民在依靠农业种植增加收入同时,也多了务工劳动机会。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延长产业链价值,实现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产业链的建立从根本上帮助农民实现收入“稳中有升”,推进绿色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2021年,诺尔镇北村成为首个收入达100万元的行政村。2022年,全县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2023年,力争让更多村集体经济收入“接二连三”实现100万元的目标。三是融合生态。融合生态资源,多伦县以乡村休闲旅游为脉络,构建景美,韵浓,味厚的乡村文化体系,打造乡村休闲旅游靓丽名片。多伦县滦源镇大孤山村生态良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村民自主开办农家乐、渔家乐餐饮住宿,旅游向导服务等形式,旅游业实现人均增收近8000元。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农户逐渐从生态建设中享受到“红利”,仅林业收入一项人均增收4000元。该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乡村振兴在“路”上。一是优化路网结构。近年来,多伦县围绕铺就乡村振兴“路”,打造农村公路网。该县着力优化农村公路网结构,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营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品质,大力推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建设,2022年成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多伦县先后改造提升农村公路43公里,打通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与丰宁旅游环线公路断头路,省道304线四道河子至多伦诺尔段公路全线通车,总投资4000余万元。打通农村融合发展的交通堵点,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大融合,为打造大旅游的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完善道路建设。完成多伦诺尔镇北村、滦源镇大孤山村2个盟级“示范村”乡村振兴产业路8.7公里硬化,完成滦源镇温塘河村人畜分离公路、大北沟镇十五号村蔬菜基地作业路以及老北沟村铺垫平整田间作业路等事项,改造完成朱五线农村公路双侧道15公里,惠及附近1.5万多村民,进一步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题,得到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2023年,计划新建农村公路水泥路4公里,总预算380万元。持续实施农村公路养护计划7条,建设养护工程46.96公里,总预算635万元。
      乡村振兴在“居”上。农村人居环境的惊艳“变身”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取得成效的缩影。一是加强各方统筹。为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多伦县成立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专班,印发了《多伦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农村垃圾清运、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统筹各方力量,组织开展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金2620万元,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建设项目22处,实现65个行政村基本全覆盖。对全县5个乡镇、16个行政村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配套附属设施项目15个,投入资金516万配备垃圾箱500余个、垃圾桶2200余个;投入资金65万元为5个乡镇根据需要配备垃圾清运、吸粪车等车辆,提高乡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置能力。新建农村户厕146个,已开工139个,完工126个。三是开展社会化服务。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队11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形成了政府扶持,乡村、农户自主组建、经营的发展模式,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服务1437次、生产服务83次,累计受益农户45043人次。四是建机制定目标。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机制,大力推进“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印发《多伦县村庄河湖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方案》、《多伦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家园专项行动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开展观摩评比,根据评比结果印发《关于多伦县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考评结果及奖励的通知》,明确今后各乡镇人居环境的工作重点和考核指标。五是推进人畜分离试点建设。积极推进人畜分离试点建设,新建人畜分离小区21处,依托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畜禽粪污处理中心2处、粪污收集站20个,切实解决项目村组人畜混居、环境脏乱差问题。
      乡村振兴在“感”上。乡村振兴成果,真切地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感受上。2023年,该县将持续推进各乡镇村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强化产业建设。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实施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68个,覆盖23个行政村;支持“一村一品”建设。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确保资产持续稳定发挥效益,增强村民“获得感”。二是提升整治成效。完善“政府+农民+市场”综合整治模式,落实“乡村组户”四级管护责任治理体系,提升村容村貌,倡导新时代文明,强化村规民约,推动平安乡村建设。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提升村民“满意度”。三是提升设施建设。今年,计划完成15个行政村村屯绿化,建设农村产业路、通组路、街巷路27.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7处。完成3个盟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7个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建设。22座农村垃圾转运站建成投用,推动农村户厕、生活垃圾污水和粪污处理等“一体化”运行管护,实现社会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村民“幸福感”。(徐廷强4529505)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