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重点工作 > 乡村振兴

正镶白旗持续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正镶白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2-28 09:19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正镶白旗持续推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厚植发展优势,培育特色品牌,着力为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蓄势赋能,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扛牢责任,补齐短板,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

  正镶白旗始终坚持保红线、提产能、强根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一方面,积极推进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76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23万亩,水浇地建设面积5.86万亩,同时,坚持“以水定规模、定结构”的原则,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和种植节水作物,实现高效节水农业面积2.8万亩。建设太阳能供热四季温室大棚,实现全年种植。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牧户产业发展能力,建成标准化畜棚、青贮窖等设施,高产饲料基地0.8万亩,户均标准化畜棚达到300平方米、青贮窖达到15立方米。建成饲草料储备基地4处,储草能力达2.1万吨。制定《正镶白旗促进半农半牧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农区重点扶持一定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谋划肉牛规模化育肥提质增效项目,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科学饲养方式,实现肉牛短期增重。同时,积极推动已建成的4处有机肥厂,串起旗内生态农牧业“循环链”。

  二、多措并举,稳产保供,扎实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旗委、政府立足全旗实际,克服气候及自然资源等因素制约,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形成了北部沙区发展优质良种牛养殖业,中部平原丘陵区发展察哈尔羊养殖、良种肉牛扩繁及奶产业,南部农区发展特色种植和舍饲养殖业三条产业带发展格局。

  聚焦“粮”,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切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稳面积、提单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播种农作物面积共26.4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7万吨。培育本土油料、燕麦加工小作坊3家,粮油加工厂3家。建设京蒙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1处,累计投资9300万元,整合流转土地面积近5000亩,建设改造农业大棚2320座,引导入驻农业种植企业9家,带动农牧民不断增收致富,产业园产值突破1.8亿元。“黑豆小镇”加工厂投入运营,1500亩黑豆作物就地转化增值。“星耀小镇西瓜”“星耀小镇白菜”成功获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

  聚焦“肉”,毫不放松抓肉牛产业。持续巩固“减羊增牛”成果,构建“育种、饲草、育肥、加工、销售”的肉牛全产业链条。全旗肉牛存栏约15万头,能繁母牛达到7.5万头,繁成率达到84%,年均改良黄牛7.5万头左右,改良率达到98.6%,良种化比重达到83%。肉羊存栏约29万只,其中察哈尔羊24万只。探索建立“分养、统管、统育、统销”于一体的游牧人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了联牧联结机制“示范样板”。建成全盟唯一采取冰鲜肉生产工艺的额尔敦塔拉现代化牛羊精深加工厂,预计为正镶白旗贡献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1亿元。

  聚焦“乳”,打造重点发展乳业基地。落实奶业振兴扶持政策,健全奶源建设和奶制品加工产业链。建设规模养殖奶牛家庭牧场37家,传统奶食品加工小作坊70家,奶牛存栏2.13万头(其中:荷斯坦奶牛0.1万头,肉乳兼用西门塔尔牛2.03万头),牛奶产量达到5万吨左右,已完成奶牛冷配0.13万头。提升改造地方特色乳制品小作坊,2家企业通过SC认证,1家企业和3家小作坊获得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预授权。

  聚焦“草”,推进草畜一体化发展。把“草业振兴”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头号工程,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促进生态增效、资源增量、农牧民增收。积极延伸饲草料产业链,推进三级饲草储备体系建设,利用旗内现有草业、柠条、沙柳等资源,投入5000万元建设年产6万吨以上草颗粒和6万吨以上精料的饲草料加工基地,在有效解决本地饲草料供应不足、品质不优以及外购饲草料成本高问题的同时,推进全旗生态保护和修复进程,持续巩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成效。

  三、提质增效,激发活力,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

  科技兴农,种业先行。正镶白旗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强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以打造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为目标,推动建设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示范基地、察哈尔羊智慧养殖基地,通过胚胎移植、人工授精、冻精等现代高效优质繁殖技术进行品种培育,促进西门塔尔牛、察哈尔羊改良率稳步提升,进一步优化畜牧业良种结构。目前,全旗建成种羊场1处、扩繁场4处,人工授精点65个,并以种羊场为核心,建成了“种羊场+扩繁场+核心群+标准化畜群”的四级繁育体系。围绕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与天津农科院、河北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合作,以打造国家级种公牛站和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为目标,投入1.4亿元,建成年养殖500头规模的良种肉牛核心育种示范基地,预计到2025年年产胚胎6000枚以上、冻精100万支以上。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党中央坚持以底线思维审视我国粮食安全态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审时度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近年来,正镶白旗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紧抓京蒙协作帮扶和区域合作机遇,精准承接中组部“组团式”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三服务一促进”帮扶行动,27名国家级专家学者、7名盟级选派科技人员和16名旗级科技人员组成科技特派团,开展科技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本土人才培养帮带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推广使用测土施肥、立体栽培、水肥一体和蜜蜂授粉等现代种植技术,大力推进品种培育、加工增值、品牌创建、经营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承接一个帮扶团队、培带一批本土人才、激活一方特色产业的目标。正镶白旗冠星农牧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今后,正镶白旗将继续扎实推进科技兴农牧、质量兴农牧、绿色兴农牧、品牌强农牧,以工作质量效率提升检验主题教育实际成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力推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出丰硕果,踏上新征程。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