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重点工作 > 污染防治

修复矿山生态 守护绿水青山——西乌珠穆沁旗扎实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来源:锡林河   发布时间:2023-11-09 09:43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明确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从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到修整复绿,一座座标准化绿色矿山相继在西乌珠穆沁旗建成。2020—2022年,全旗在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总面积50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达12亿元。今年,西乌珠穆沁旗在期矿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8平方公里,投入治理资金达0.9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旗共有11家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其中内蒙古玉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乌珠穆沁旗花敖包特银铅矿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名录,成为该旗首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将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印发《西乌珠穆沁旗绿色矿山建设计划》《西乌珠穆沁旗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22—2025年)》,并每年定期召开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聘请相关专家对矿山企业进行指导,用高频率的督促、检查、整改不断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

  各矿山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对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废水循环使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白音华一号矿对北排土场的形态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软弱倾斜基底边坡设计的新方法;白音华二、三号矿采用“人工干预+自然恢复”的生态修复模式,实施“以生物措施固本修复植被系统,以工程措施固形建立生物立地条件”的工作举措,打造现代工业参观区和生态修复示范展示区,建成景色优美、科教相依的“景观式”南排土场、“草原式”北排土场和“园林化”厂区;白音华四号矿实现喷淋自动化,全面提升矿山绿化水平。

  西乌珠穆沁旗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内矿权退出,切实守护好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按照《锡林郭勒盟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退出方案》和《西乌珠穆沁旗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探矿权退出方案》要求,该旗攻坚克难、动真碰硬,通过不懈努力,2018年底,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宗探矿权实现全部退出,并完成探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2020年以来,西乌珠穆沁旗利用财政性资金8324万元,实施历史遗留废弃采坑治理项目8个,治理面积达86.5平方公里。其中,2021年开展的西乌珠穆沁旗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生态修复项目为财政部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项目,于2023年初完成终验工作。

  同时,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严格矿权准入监管和日常监管,加大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力度。通过对新上采矿项目的严格把关和资源枯竭矿山及小型矿山的关闭退出,矿业开发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目前累计关闭28家资源枯竭或生产规模为小型矿山的采矿权。

  下一步,西乌珠穆沁旗将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加快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有效治理、草原植被和土壤有效修复的成果,持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目标。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