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重点工作 > 全域旅游

乌拉盖管理区:“热气腾腾”的旅游“味”“蒸蒸日上”的产业“兴”

来源: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   发布时间:2023-08-25 09:25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哈拉盖图农牧场始终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提升“绿”色旅游品牌为抓手,推进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按照全域景区、全域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提亮乡村振兴“底色”

  哈场不断加强对兵团文化小镇的基础设施投入,对原内蒙古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十一团时期保留下的大礼堂、司令部、知青招待所、老邮所等建筑旧址按原貌进行了修复,打造了一条“红色研学旅”精品线路。积极探索景区化发展路径,依托优越地理位置及周边丰富的旅游业资源优势,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特色民宿项目,乌力吉敖包分场将农房建设融入旅游元素,新建521.1㎡乡村振兴民宿接待中心一座,改造6户民宿;同时,依托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锡林郭勒南大门的地理优势,浩勒宝分场同乌拉盖双格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将12处民房升级改造;洪格尔分场积极开发乌拉盖湖景区快艇、水上飞机等娱乐项目,打造6座房车露营地和10顶鑫野露营地,运用现有3座大棚,通过与蒙草公司合作,推行科技花卉项目,培育本土花卉,形成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年内各分场实体经济达到20万元以上,形成“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全面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红绿”互促互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探索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积极探索“党建+旅游”发展新模式,拓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按照兵团文化园“1+N”模式建设规划,建设兵团记忆馆、兵团红色故事汇展厅、知青生活体验园、水生态展示厅、粮食安全教育展厅等5个展馆,创建研、学、游模式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截至目前接待盟内外各单位培训1000余人,参观游客3万余人次。同时,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以集中连片特色产业为基础,沿线金花滩设立稻草人6个,红草滩设立打卡相框地1个,配套生态观光木栈道200米,成为别具特色的网红打卡胜地和摄影基地。哈场背靠“天然氧吧”,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度,九曲湾景区新建4247.03㎡游客中心一处,1715.58㎡1#观景台一座,11.3公里游客中心-1#观景台-3#观景台生态道路,4公里生态观光木栈道,7.3公里生态观光车道。同时,为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打造了“一帐篷一特色·一帐篷一文化”的九曲观月露营民宿及野奢酒店(星空九宿),通过产业基地、野奢民宿、自然风光串珠成链,形成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坚持文化自信,推动文旅品牌“走出去”

  结合本地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旅游生态特色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在哈场境内绘制935.855㎡壁画,拍摄旅游短视频10余部,期间邀请沈阳夜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走进直播间,进行为期10天专场直播,全方位介绍景区特色旅游项目及特色产品,观看人数达到了143637人。同时,将兵团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自主创作演出红色歌舞剧《刘胡兰》等作品,哈场体育馆内全天播放“露天电影”,二十多部电影供游客选择,旅游季红色年代酒店每日开设篝火舞会,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体验。

  处处皆美景,乡村换新颜。哈场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旅游项目为依托,做足休闲、观光、体验、民宿特色旅游文章,让“游”的业态更加多元,让“村”的发展更有看头,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