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发展规划先行,完善服务功能。聘请国内高端规划设计团队,高起点编制全城旅游发展规划,将城区周边重要草原景区景点按照4A、5A级景区标准全方位一体化设计,推进景区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全面推进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工作措施,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以“厕所革命”为切入点,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改扩建主要街区、停车场和旅游厕所,设立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完善城市旅游集散(咨询)中心功能。实施了城市主要街路外立面和牌匾规范、治理工程,草原文化浓厚的城市形象魅力彰显。目前已形成以中国马都广场、贝子庙、红色记忆展博馆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柳兰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锡林九曲为代表的生态景观,以锡林河30公里景观带为代表的人文生态景观。全市共有旅行社28家,星级饭店7家,旅游景区20个,国家3A级、4A级景区3个。
二是坚持特色体验打造,强化项目支撑。成立了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担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景区功能、开发现有景区产品、发展乡村旅游、建立互联网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运营任务。打造了中国马都核心区项目,建成高标准的室内外赛马场、多功能看台、马术俱乐部、马文化演艺厅、马术学校、骑士酒店、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锡林郭勒草原牧民传统那达慕景区,搭建了2座大型蒙古包,铺设、修缮道路近千米,建设了配套功能室,打造成为具有民族团结教育意义的红色景区,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推进旅游村镇建设,在1个苏木、2个国有农牧场打造了特色小镇、休闲养生旅游小镇。
三是坚持旅游品牌建设,加强区域合作。2018年,结合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项目,规划打造国际一星级越野耐力赛道,大力发展马术骑乘等马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成锡林郭勒旅游服务中心,新改建高标准旅游厕所。丰富旅游内涵,打造旅游营地驿站,开发房车、户外拓展、主题游乐、户外摄影、天文观测等休闲旅游项目。积极举办蒙古族服装展示、中蒙俄文化节、消夏美食节、草原音乐节等特色活动,继续办好国际游牧文化节、传统那达慕、马术大赛等文体旅游活动,包装打造《蒙古马》和《缘》等经典剧目,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和市场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地吸引特定旅游人群,力争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突破440万人次和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