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锡林郭勒盟大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锡林浩特市市民冯树刚在察哈尔社区医保服务站提交医疗费用票据,利用智能扫描系统,5分钟内上传至国家医保平台,审核报销周期从原来的12个工作日最快缩短至1个工作日,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基础性医疗保障服务。
锡林浩特市居民冯树刚:“一出家门就能办理医保业务,最近还新增了智能化设备,办事更方便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稳步推进健康锡林郭勒建设,聚焦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基层基础建设等重点任务,深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意识稳步提升。
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437个,卫生技术人员10123人,比1949年末分别增长358倍和234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0万人和63.6万人。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教育局推进民生实事学校建设任务,新建、改扩建教学楼,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位供给,室外运动场地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促进了全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2023年,锡林郭勒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9%,年末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119所,在校生达到13.2万人,形成幼儿到成人、普通到职业的完整教育体系。
此外,锡林郭勒盟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末,锡林郭勒盟拥有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各14座,图书藏量达到124万册,年内人均接受文化场所服务1次。
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不断增加,教育、卫生和文化领域财政预算支出年均分别增长6.2%、10.5%和5.9%,为各项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更让锡盟的市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