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7月29日,西乌珠穆沁旗召开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西乌旗在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方面的相关做法和成效情况。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委、旗政府将根治欠薪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旗委、旗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根治欠薪工作进行批示和部署,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欠薪案件、人数、金额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西乌珠穆沁旗通过国家欠薪线索平台、自治区欠薪线索平台、12345平台及现场共受理劳动者投诉欠薪案件658起,为2300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3100余万元,分别较上年减少38%、64%和67%。2024年1月——6月通过各平台及现场受理投诉案件217起,涉及400余名劳动者工资约597万元,已全部办结。
一是普法宣传到位。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出台以来,采取户外广告大屏投放、张贴宣传画、悬挂条幅、微信公众号推送、到企业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对条例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在日常检查中持续加大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2023年至今共开展专项宣传活动3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余份,督促企业合法合理用工,避免违法违规用工风险;帮助劳动者提升法律意识,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二是制度落实到位。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并以此项工作为切入点,落实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支付农牧民工工资主体责任,将缴纳工资保证金作为开工审批的必要前置程序。人社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双驻双查”工作机制,按照在建项目清单确定监管责任人,在施工期内至少每月对各项目开展一次劳动用工情况检查,推进在建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施工企业能够合法用工,避免因监管不到位造成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此外建立了预警机制、通报机制、约谈机制和奖惩机制四项机制,对积极推动治欠防欠工作的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对制度落实不力或频繁出现欠薪案件的企业进行通报和约谈,进一步压实了监管部门和企业的主体责任,从源头抑制欠薪行为发生。
截至目前,西乌珠穆沁旗2024年已开工复工各类在建项目劳动合同签订率、实名制管理、维权公示制度、工程款与工资分账管理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覆盖率均达到100%。
三是责任监督到位。严格落实《西乌珠穆沁旗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施方案》《西乌珠穆沁旗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西乌珠穆沁旗根治拖欠农牧民工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西乌珠穆沁旗关于建立健全治理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24年旗政府又印发了《西乌珠穆沁旗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压实各相关部门责任。行业监管单位持续加大对非法挂靠、分包、层层转包的查处力度,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做好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总承包单位按月通过银行代发工资制度,推进落实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和施工过程结算制度。2023年共开展日常劳动用工情况检查225户次,开展“双随机”联合执法检查两次。2024年1-6月开展日常劳动用工情况检查65户次,开展“双随机”联合执法检查两次。开展了一次在建工程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制度落实不彻底、工资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对相关施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
四是协调联动到位。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根治欠薪工作中的牵头作用,有效利用线下受理和线上举报投诉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反映平台和12345服务热线,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违法发包、分包、转包和挂靠的案件及时移送行业主管部门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与公安、司法、法院等部门沟通,保障人社部门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顺畅。各行业主管单位强化监管责任,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把关,对欠薪多发的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针对行业特点、欠薪因素等,分类应对,系统治理,形成部门工作合力,把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法律服务到位。西乌珠穆沁旗人社局分别与旗司法局、公安局、人民法院、工会建立协作联动机制,落实对被欠薪农牧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制度和裁审衔接制度,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畅通渠道,为农牧民工提供精准、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2023年旗司法局开展法治宣传70场次,司法途径受理农牧民工维权案件119起,涉及123人,共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51余万元;2024年1-6月受理案件34起,涉及34名劳动者工资24万元。
下一步,西乌珠穆沁旗将围绕根治欠薪工作继续强化措施,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维护广大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