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围绕解决企业诉求、群众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坚持高位推动 强化责任落实
旗委、政府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围绕“抓重点、解难题、促提升”目标,聚焦转变理念、找准症结、落实举措,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召开全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将常态化调度和重点督办相结合,逐项研究部署,逐个抓好落实。年内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及业务培训15次、整改提升重点工作36项、整改完成企业满意度调查问题40项。
聚焦重点任务 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经营主体登记服务,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度,持续推进帮办代办服务,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年内依托全国统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1046户新设立市场主体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工改系统更新全部审批流程图,重新配置审批类型12种、事项清单41个,新增市政公用服务“一件事”审批类型,优化纵向三级代办帮办队伍年龄结构,开展业务培训30余次,年内代办重点项目16个。
强化成本控制 优化要素保障
优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保障,大力推广应用“蒙速办”APP刷脸办电、电子不动产权证调取,提升融资服务和监管水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企业行稳致远。2024年实施上都镇察哈尔大街至滨河南路、侍郎城路及上都大街市政管网改造项目,投入资金6000万元,年内 蒙速办刷脸办电3278张,刷脸办电率达93.13%,推广宣传“个体蒙信贷”金融服务普惠政策,18户个体工商户授信金额达685万元,以“信”换“贷”方式3家企业通过“银税互动”平台信用贷款175.9万元,发放税务贷等信贷产品72笔、发放贷款4386万元
强化权益维护 完善法治监管
推动落实营商环境相关领域的法律制度,加强普法宣传,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作为重要抓手推进诚信工程建设,筑牢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的制度根基。年内依法审理涉企案件922件,完成政务领域、商务领域、社会领域、司法公信领域诚信工程任务49项,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依托“3·15”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普法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81场,发放宣传材料20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800余人次。
强化创新驱动 助力创新创业
营造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规模,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型中小评价入库4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学院等院所专家教授,开展浑善达克生态研究站、长虹乳制品厂等企业生态修复、地方特色高质量奶酪加工和乳清综合利用、金莲花中草药生态种植、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技术指导等服务指导30余场次,开发奶酪新技术、新产品10种,实施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6项。
强化商企联系 营造亲清关系
探索实施“工商联+”模式,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积极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兑现,建立政策发布、解读、宣传“三同步”机制,收集整理、推送解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精准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工商联+公检法司”年内调处涉企纠纷案件34件,政策落地工程完成率达93.3%,争取政策扶持资金6.06亿元,开通“产业链解读”专栏,全面解读特色产业乳制品产业链,发布“涉企政策直通车”47期。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蓝旗将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效率,确保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透明、稳定的发展环境,提供发展的“软实力”和“硬支撑”,持续致力于提升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以高质量营商环境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