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蒙建交75周年,日前,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成为继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之后,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
二连浩特能成为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这是中蒙两国历经10年共同努力的成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蒙古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提出“双方同意研究在中国二连浩特—蒙古国扎门乌德等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在前后20多次的沟通下,合作区选址、合作模式、共同总体方案等方面取得多项共识。
中蒙要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两国互利共赢首先占据了“天时”优势,“天时”指的是中蒙在战略上契合。中国提出发展同邻国友好关系亲、诚、惠、容的理念,强调要使中国发展惠及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
其次,中蒙互利共赢合作还占据“地利”优势,这正是因为中蒙互为陆地边界线最长的邻国,如此密切的地缘关系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两国经济优势互补,蒙古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中国则有巨大的市场、充足的资金、成熟的技术和便捷的通道,两国的优势互补性很强。
二连浩特作为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对蒙最大综合性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唯一过境口岸,是日韩、东南亚各国开展对蒙古国、俄罗斯转口贸易的理想通道,也是蒙古国走向唯一出海口的必经之地,过货通关十分便捷。特别是二连浩特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的口岸建设,让二连浩特加快开放交流的步伐,为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力量。
合作区中方区域面积9.03平方公里,位于二连浩特市中蒙边境公路口岸西北侧,中方区域重点发展具有市场、技术和资本优势的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进出口加工、跨境旅游及相关配套服务,加快构建现代跨境产业体系。此次,国务院在批复设立的同时同意对合作区中方区域实施相关政策,包括支持建设国际医疗先行区;支持研究规划建设合作区跨境铁路专用线;允许开展国际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业务;支持配套金融服务;允许引入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等,为合作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的获批,将加速推动中蒙在经贸、人文、旅游等领域的发展,繁荣两地口岸经济、拉动地方发展、增加边民收入,更好实现稳边固边、兴边富民,推动“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