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政协】关于对锡林郭勒盟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1 10:41   来源:政协锡林郭勒盟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基本情况

  2021年以来,我盟逐步推行老年人助餐服务,探索“助餐+”等不同助餐模式,截至2023年底,全盟累计建成老年助餐点37个。到2024年底,新建57个助餐点任务全部完成后,全盟老年助餐点将达到94个(城镇62个、农村牧区32个),其中,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开办42个、依托餐饮企业开办28个、依托社区(单位)食堂开办13个、依托“中央厨房”等设施提供配餐送餐服务5个、独立开办6个。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解决民政一家独角戏难唱的问题。将助餐点任务纳入盟长督办民生实事事项,实行月调度,确保民生实事任务落地见效。坚持资金保障,解决基层资金困难问题。在申请自治区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盟本级已安排专项资金490万元,用于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嘎查村区域养老服务站建设,在建设中同步推进助餐点建设。

  (二)实事求是推进。在老年助餐点建设和布局上,锡盟民政局从牧区实际出发,聚焦老年人服务需求,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供需情况的调研,结合我盟实际科学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实事求是,分层分类推进,一是在各地中心城镇设立老年人助餐点,提供集中或上门助餐服务;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苏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依托苏木乡镇食堂设立助老餐厅,增加了助餐功能,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三是对于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的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站),通过设立自助简餐点(在中心、站单独划分自助简餐区,配备微波炉、饮水机等设备)的方式,解决中心(站)助餐问题,不再设立集中助餐点,不增设送餐功能。

  今年新增57个老年助餐点其中在中心城镇建设45个,占总任务的79%;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牧区建设12个,占总任务的21%;在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的农村牧区暂不建设老年助餐点。

  (三)因地制宜施策。指导各地出台《政府购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施办法》,通过免费提供运营场所、税费减免、发放运营补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政策引进第三方运营商,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一是在中心城镇,探索“市场主体+社区餐厅”和“中央厨房”助餐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营自主的理念,引进餐饮企业租赁或利用自有门面,开展助餐服务。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苏木乡镇,探索“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餐厅”助餐模式。依托现有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嘎查村)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等设施,通过改建、整合资源等方式建设老年助餐点,采取“公建民营”形式,由第三方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助餐服务,实行“中心带站点”助餐服务,依托1个养老服务中心房,在N个养老服务站设立老年助餐点,形成“15分钟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就近就便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三是统筹资源,探索“养老机构+老年餐厅”助餐模式。鼓励和引导养老机构开放老年人助餐服务功能,为周边老年人提供订餐、堂食、送餐服务。东乌旗阿音奈养老餐厅,还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完善保障机制。将老年人助餐工作明确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出台全盟助餐服务的实施办法,实施分类补贴优惠,按照财政可承受、重点人群可享受的原则,合理确定补贴优惠范围,可根据旗县实际,合理减免房租,优惠水电价格等方式,控制助餐成本,采取形成“政府补一点、老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的格局,推动居家社区助餐服务持续发展。

  (二)提升助老餐厅服务品质。根据老年人身体特点、饮食习惯和时令变化优化菜品搭配,通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小程序、美团软件等网络方式积极开展线上配餐配送服务,在此基础上可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助餐服务,搭建连点到家送餐上门服务链。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街道、社区、民政等部门通过入户讲解、微视频制作、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手段,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特别是重点宣传已经享受政策和服务的老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动员老年人和家属就近到中心(站点)享受服务或者通过电话开展点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