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不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支持机制,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市场管理和劳动保障,正蓝旗通过不断前移就业服务阵地、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扩大零工市场服务覆盖范围,拓宽就业新渠道,激发就业增收新动能。打造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岗位归集、用工登记等就业“一站式”服务,让零工“化零为整”,在规范化、标准化就业模式下实现“快就业、促增收”。
政策“加力”,激发“零工市场活力”
民生保障,就业为先;落实帮扶,政策先行。为帮助零工人员(短期或临时就业的城乡劳动者)搭建好遮风挡雨的“零工之家”,为用工企业搭建好信息需求共享平台,促进零工人员多渠道灵活就业,正蓝旗就业服务中心研究制定了《正蓝旗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推进零工市场科学规划、运行高效、保障全面的就业服务体系,并依托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 “四位一体”云平台建设的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运行。一是在醒目位置悬挂标牌,配备写字桌椅、饮水机、急救药箱等便民辅助设施设备,放置宣传材料、政策手册等,并实时开展零工市场动态监测,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确保零工市场有序运行。二是结合劳务品牌建设,加大企业用工信息更新频次,彻底打破供需信息壁垒,为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和“供需桥梁”,促进供需双方“一手掌握”供求信息,实现“活好找、找好活”就业目标,确保零工市场建设发展政策红利“直达”农牧民零工人员手中。
盯住零工“讨薪难”,全方位保障零工合法权益
为推动零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让零工人员放心就业,正蓝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同步到“零工市场”保障体系建设中,加大劳动仲裁调解服务供给。通过公开零工市场地址、运营时间、职业(工种、岗位)、联系方式、服务制度、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为供求双方对接提供指引。针对劳资双方无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认定难、工伤保障难和讨薪难等问题,推出了网签电子合同协议平台,为双方提供签署、保存、查阅、调用的全周期服务。督导零工市场依法开展招工用工服务,落实公平就业制度,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加大涉劳动报酬等劳动争议处理力度,坚决纠正就业歧视,维护保障灵活劳动者合法权益。
暖心行动,激发“小”市场“大”动能
为打造灵活多样、人性化“零工市场”服务模式,帮助灵活就业农牧民解决“用餐难、用餐贵、用餐晚”难题,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9月6日,正蓝旗零工市场开展灵活就业工人用餐需求调查。
调查以零工市场及周边求职者为主要对象,围绕不同工种的工作特质和出工收工时间,用餐预算和食材要求进行现场摸底调查。其中着重解决我旗周边农牧区需要“24小时待岗”的灵活就业工人用餐难题。并宣传讲解促进民族团结法规政策和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对灵活就业、失业保险等疑难问题为农牧民答疑解惑。
正蓝旗就业服务中心将以此次调查结果为考量数据,推进零工市场服务设施更完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通过积极联系餐饮经营方,接洽协调“零工团购”,充分激发餐饮助力动能,帮助灵活就业工人在工作之余能吃上一顿价格优惠、暖心可口的饭菜,用“绣花功夫”解决新业态中的新问题,让灵活就业农牧民感受零工市场“家”的温暖。
为进一步提升灵活就业者政策知晓率,强化农牧民人力资源信息建设,以及时高效的就业服务和政策供给提高农牧民就业水平,在正蓝旗零工市场启动了“春风行动暨春暖农牧民工”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创业担保贷款等相关工作人员怀着满满的热情和问候为零工市场劳动者送去祝福和就业利好信息。对群众切实关心的就业政策进行耐心细致地宣传讲解,在读懂弄通政策的同时鼓励群众树立就业创业信心,开创富裕之路。下一步,正蓝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持续促进岗位扩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小”市场带动“大”民生作用,以更精准、更全面、更有温度的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农牧民就业水平再上新台阶。
截至2024年12月底,正蓝旗零工市场日均候工人员为50名,涉及建筑行业专业技术工人、司机、水电维修等多工种灵活就业人员,日均就业岗位发布数20个,日均服务求职人数10人,日均招聘成功人数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