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适老首页 > 新闻动态 > 旗县动态

多伦县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多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24 08:35 浏览次数:

  近年来,多伦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盟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立足多伦实际,聚焦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区农区前列任务目标,积极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形成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服务、农业生产生活性服务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化服务短缺问题,便捷高效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聚焦“多元需求”,健全政策支撑,探索农村生活服务“新模式”

  多伦县坚持把农村社会化服务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创新生活服务模式,实现所有行政村农村社会化服务全覆盖。一是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党政主要领导在县委常务委员会、农村工作会、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上专题研究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多次深入各乡镇督导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立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实行半月调度机制,制发《多伦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多伦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专项行动方案》,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各乡镇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擂台大比武重要内容。形成较为完善的资金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考核评估机制,为全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城镇周边购买模式。针对各乡镇不同区域特点,采取公司运营+政府购买方式,县城周边地区积极与第三方公司签约,以推动城乡公共基础服务一体化为抓手,坚持“一把扫帚、一支队伍、一个标准”的模式,将城镇周边辐射村组和乡镇镇直机关所在地交由公司统一管理和维护,将政府配备的环卫机械设备提供给公司管理使用,由公司全面负责该乡镇辖区内各村公共垃圾箱日常管理、环境卫生维护和生活垃圾清运工作。乡镇政府对公司保洁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日常监督,按照约定服务内容及标准按月进行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兑现相应服务费用。目前,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共有43个行政村。三是农民社会化服务模式。针对城镇周边购买模式辐射不到的村组,采取“村办民营、村管民参”的模式,各乡镇分别组建农民社会化服务团队,坚持乡村建设为民而建、问需于民、突出农民主体的原则,开展部分地区自清行动。同时,服务组织负责协助乡村开展辖区内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宣传工作,教育广大村民树立农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的理念,引导村民将垃圾入箱、入池,杜绝乱堆、乱放、乱倒等行为,保持村内环境卫生整洁。目前,共有22个行政村通过农民社会化服务团队进行自我服务。通过以上两种模式,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农村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二、聚焦“三大革命”,做实民生工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多伦县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厕所、风貌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全力打造绿色和美乡村。一是全面推进“垃圾革命”。近年来,多伦县着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统筹规划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22处,实现65个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环境治理“硬件”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有效治理模式已经形成。全县共组建社会化服务队12支,保证每个乡镇至少设有1个专门的环卫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需要为5个乡镇配备垃圾清运车、吸粪车等,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服务。同时,所有行政村进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填埋无害化处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转运率进一步提升。二是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多伦县积极谋划、科学部署,坚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农村户厕精准化、科学化改造。2013年以来,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与建设15164户(其中室内水冲式39%,室外卫生旱厕61%),已覆盖全县90%以上农村常住户,农村户厕使用率在80%以上,改厕农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针对户厕改造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做到底数清、台账明、数据实,对存在问题的户厕,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别有序推进整改,全县乡村已初步养成文明卫生如厕新风尚。三是统筹推进“风貌革命”。长期以来,多伦县畜牧业生产传统养殖一直是人畜混居,村内外卫生环境脏乱差现象无法根治。为改变这一现象,多伦县积极落实“一禁两育一促”政策,引导养殖户走舍饲圈养、少养精养、科学饲养之路,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采取政府投资引导、农民自建养殖基础设施为主的模式,以政府投资配套建设水、电路、防疫等公共基础设施为辅的形式,积极探索农民畜牧业养殖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建成人畜分离小区26处、在建4处,并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畜混居、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努力打造绿色美好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聚焦“力量整合”,创新组织形式,做强农业生产服务“品牌化”

  多伦县注重突出市场导向,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创新农业服务方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引领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推行“合作·联合”工作模式。为有效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保障程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多伦县采取“党支部+”“联合党委+”的“合作·联合”模式,向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有效打破分散种植单打独斗的局面。其中“党支部+合作社+农机大户+乡村技术专家”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指导监督、合作社主体经营、种植大户(农机大户)提供运输车辆、乡村技术专家负责田间指导方式,在村党支部的监督下开展农资运输、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联合党委+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联合党委的领导下,组建相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新品种引进、技术指导、田间监控,到产品包装、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售后追踪,全过程服务于广大农户。二是推进作物生产周期全程托管。针对“耕、播、防、收”四个环节提供现代农业全程托管服务模式,采取土壤深耕、平衡施肥、化除化控、药效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推进种植全程机械化保姆式服务,在解放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促进增产增收。特别是针对种植结实玉米、两麦、青储玉米的农户,采取整村推进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社会化服务组织,政府进行补贴,实现从种到收全程社会化服务。三是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社会服务。聚焦预防免疫、检测净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咨询、黄牛冷配及动物诊疗服务6个方面,引入第三方公司在全县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探索推广田间地头、产地仓储社会化模式,整合资金,与内蒙古哈威斯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村企合作模式,建设库容量12000立方米(仓储能力1万吨)现代化立体式蔬菜冷藏保鲜库一座,已投入经营。社会资本和技术的参与,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地公共服务。

  下一步,多伦县将以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和服务农户为重点,引导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高质量开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力推动我县乡村振兴走在全区农区前列。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