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适老首页 > 新闻动态 > 旗县动态

锡林浩特市打造“产业+”多元化帮扶新模式 为残疾人铺就“幸福路”

来源:锡市残联  发布时间:2024-05-20 10:05 浏览次数: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始终把产业助残作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模式,在就业创业、继续教育、托养康复等方面下大力气,精准助残、靶向发力,打造“产业+”多元化帮扶新模式,点亮残疾人就业创业梦想,为残疾人铺就“幸福路”。

  一是载体筑巢,孵化创业发展新路。聚焦残疾人就业需求,筹集投入资金23.98万元,打造集生产培养、直播运营培训、主播培训、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产教融合、产业孵化运营于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直播孵化基地,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全流程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网络创业能力,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为残疾人居家增收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联合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开办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班1期,培训运营及主播20余人,项目正式运营后,预计可安置14名残疾人再就业。

  二是精准帮扶,盘活灵活就业形态。围绕促进残疾人灵活就业、帮助残疾人端稳“饭碗”的目标,把握推动残疾人规模化就业的关键,积极筹措资金做大残疾人灵活就业“蓄水池”,盘活残疾人领会就业新形态,引导和帮助残疾人灵活就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先后筹集投入95.9万元,为残疾人辅助就业基地企业资助购置服装切割机和铺布机等设备1套、干洗设备和锅炉设备1套,帮助弘心博爱民族文化服饰有限公司争取3500平方米新厂房1处,发放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产业助残资金20万元。累计吸纳残疾人就业41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年收入最高达4万元。

  三是探索创新,抢抓机遇夯基筑台。坚持“政府主导、残联推动、社会承办、企业融入、残疾人参与”的模式,探索一条“就业+康复”的帮扶新路,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造血”。2023年,全盟首家残疾人“圆梦家园”快递驿站+爱心超市试点示范项目正式运营,年收入达11万元。爱心地摊项目已连续两年顺利开展,为20余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人均收入达到每天300元。投入资金29.72万元打造全市首家定点儿童康复机构,为全盟120余名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治疗,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更多特殊儿童家庭重燃希望,更好地融入社会。下一步,盟市残联计划联合打造集专业康复、农疗牧疗、残健融合、儿童研学、康复旅游相融合的康养农场,依托白音锡勒牧场现有疗愈设施设备,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探索“康、疗、健、研、游”一体化残疾人康复新模式,带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残疾人文化旅游阵地以及当地牧场协同融合发展。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