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牧区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事关广大牧民群众根本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党委、政府将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率先在萨如拉塔拉嘎查推行“一点、一网、一中心”新模式,嘎查垃圾处理制度及运行流程逐步规范,实现了牧区生活垃圾处理从填埋到绿色焚烧的转变。
建立环境整治服务“一中心”
嘎查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成立工作专班,由党支部书记牵头,将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头号工程”进行推进。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依托住建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投入200余万元在嘎查队部建立牧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站和高围挡垃圾分类站,配套垃圾压缩车、垃圾翻斗车等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备,并通过购买服务引进第三方专业力量,将嘎查垃圾处理工作委托给牧民互助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为一体的垃圾清运体系。自运行以来,每月集中焚烧和清运垃圾2次,每月处理运送生活垃圾10余辆车,基本满足嘎查居民的垃圾处理需求。
健全垃圾收治清运“一张网”
坚持将网格化治理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根据嘎查牧户分布实际,精准划分4个服务网格,每个网格作为一个环境整治责任区,每个区设置2-3个定点投放垃圾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不遗漏的立体式清运“一张网”。实行“服务中心+网格长+牧民”工作模式,由服务中心为网格长每人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每半月定期对责任区进行1次垃圾收集工作,将收集到的垃圾运送至嘎查垃圾焚烧站,由分拣工进行专业分拣,可焚烧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不可焚烧的垃圾转运至旗内垃圾场统一处理,形成“户清理、网格清运、嘎查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建设垃圾处置源头“分类点”
嘎查高度重视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栏、标语横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和先进典型,动员广大牧民群众关注、支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垃圾源头分类力度,为全部牧户分配分类垃圾桶,提高资源化利用、定点投放,将群众从人居环境整治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维护者和主力军。推行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嘎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对主动将生活垃圾运送至服务中心5次以上并达到规定重量的牧民奖励500元,进一步激发牧民群众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