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以东20公里处,是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证实的元朝都城遗址,是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游牧文明的重要代表。元上都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史学家陈誉它与意大利古城一庞贝媲美。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自治区15个创建品牌旅游景区之一。这座公元13世纪中叶忽必烈在中国北方草原建立的名城,是世界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它与元大都共同构成元朝两大首都,是当时世界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被称为“世界的心脏”。以元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打破了欧亚大陆的壁垒,实现了相互了解,互相交流。“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元朝的11位皇帝中,有6位皇帝是在上都登基。走在这一最真实、完整的元代草原都市遗址中,感受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你会体到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中华文明和游牧文明进程,见证元朝所造就的国际多元文化兼容的盛况和蒙古民族所创造震撼世界的辉煌成就。
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周长约9公里,东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宫城墙用砖包砌,四角有楼,内有水晶殿、鸿禧殿、穆清阁、大安阁等殿阁亭榭,将河水引入城内建有池沼。皇城环卫宫城四周,城墙用石块包镶,道路整齐,井然有序,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外城全用土筑,在皇城西北面,北部为皇帝观赏的御苑,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城外东、南、西三处关厢地带,为市肆、民居、仓廪所在。明永乐初年荒废,城垣及建筑台基依然残留地表,蒙古语称此城为“兆奈曼苏默”,为108座庙的意思,就是依据城址中建筑众多而讹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