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擦亮绿色生态底色

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擦亮绿色生态底色

  • 访谈时间: 2024年12月11日
  • 访谈嘉宾: 阿巴嘎旗政府副旗长 陈建军
  • 访谈简介: 近年来,阿巴嘎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新格局。

  主持人:在盟委、行署的领导下,我盟矿产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强化,在顺应城乡建设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下,为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请您首先跟我们介绍一下咱们阿旗矿产资源总体概况?

  嘉 宾:阿巴嘎旗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26种,煤炭、萤石、钼铜、银铅锌等储量可观,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24种,主要有金、银、铜、铁、钼、铅、锌、铋、煤炭、萤石、石膏和石灰岩等,查明的煤炭资源100多亿吨、钼金属储量40.9万吨、铜金属储量3.9万吨、铁矿石储量252万吨、铅锌铋等多金属储量73.4万吨、萤石储量3640.45万吨、石灰岩储量6.1亿吨。

  主持人:阿巴嘎旗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有哪些进展?

  嘉 宾:阿巴嘎旗目前在期矿山20家,按照相关要求,需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矿山全部编制了年度治理计划,并缴存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2022年以来共投入治理资金1.47亿元,完成治理面积4.81平方公里,完成治理任务共138项,各项任务均按计划有序推进。特别是全盟“18+3”中涉及的阿旗1家企业金地矿业,三年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512万元,完成了干堆场、尾矿库、排土场等项的治理任务,矿区环境治理效果明显。

  主持人:阿巴嘎旗地质环境治理取得这些成果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嘉 宾:一、督促各矿山企业结合上年度治理任务完成情况,提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逐矿明确年度基金计提金额、治理面积、投入资金、计划任务和完成时限,确定每项治理任务的责任人。

  二、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持续加大投入。结合企业制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按月调度督促矿山企业推进落实,要求企业建立台账,明确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限、治理标准,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的照片,对矿山治理情况每年聘请第三方进行评估,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对于上级部门检查出的整改问题要及时列入年度治理计划,做到“应治尽治”。

  三、持续加大历史遗留废弃无主采坑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23年底阿巴嘎旗所有历史遗留废弃无主采坑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全部治理完成,累计投入资金3344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1.27平方公里。

  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按照《关于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要求,根据我旗的4个大中型矿山建设现状,确定各矿山企业进入绿色矿山名录的时间,要求企业制定绿色矿山提升计划,按时进入绿色矿山名录。

  主持人:矿产资源的开发势必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如何提升矿山地质环境?

  嘉 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并下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搞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自然资源系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近年来,我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普遍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自实施以来,在旗委、旗政府的领导下,历经起步、优化调整、快速推进、理念提升的发展过程,取得了良好成效。如何进一步提升矿山地质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着力推进法制建设,构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制度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探索多规划或多方案合一的问题。一是探索矿产资源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或“多方案合一”,合理设置规划开采区、限采区、禁采区,做到“三区”设置与相关规划的功能区设置相协调。二是采矿权布局严格遵循“三区管理”原则,矿山开采区必须避开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三是充分考虑区域性的资源需求和资源有效供给范围,做到布局合理,规模开发,数量适度。

  三、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园则园(建设矿山公园)”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四、加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力度。加大争取国家层面资金的支持力度,争取上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