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盟能源基地转型升级发展
- 访谈时间: 2016年11月05日
- 访谈嘉宾: 锡林郭勒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包国良
- 访谈简介: 就我盟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给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访谈实录
我盟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有1448亿吨,风能可开发利用量达5000万千瓦,太阳能年总辐射量6000兆焦/平方米,能源资源储量相当可观,建设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具备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我盟是距离华北、华东等能源资源需求中心最近的资源富集区,最南端距北京约180公里、距山东约600公里、江苏约1300,我盟地域辽阔,建设条件好,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
同时,锡盟煤炭以褐煤为主,露天开采成本低,建设坑口电厂发电成本在0.14元左右,较华北、华东地区低0.15—0.30元左右,具有明显的电价优势。有了这些优势条件,足以支撑锡盟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为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我们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以及盟委、行署的决策部署,科学地、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阶段的规划编制及修订工作,高度重视和切实突出规划的约束性、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
2009年,我们委托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了中咨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当时获得了国家科技软实力科研成果三等奖。
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11年委托华北电力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电源基地开发规划》,并取得了水利部关于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批复和环保部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依托该规划,锡盟至山东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现已建成投运,工程配套7个共862万千瓦火电项目纳入了国家规划,目前都已核准并开工建设。
2014年,我们委托华北电力设计院完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电源基地开发规划(修编)》,取得了水利部、环保部的批复意见。根据该规划,锡盟至江苏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配套火电项目正在争取纳入国家规划。
我们还完成了《锡盟3000MW外送风电规划报告》、《锡盟煤炭开发强度专题研究》,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物流、铁路运输、矿产开发、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20余个专项规划或专题研究的编制工作,充分论证了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生态资源等方面的支撑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规模和时序,确保把锡盟建成一个国内最具先进水平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一是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致富。锡盟有1000余公里长的边境线,全盟12个旗县市中有3个国贫旗、5个区贫旗、近10万贫困人口,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担负着重要的脱贫攻坚任务。加快推进锡盟煤电基地建设,能够提高锡盟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对促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盟,促进边疆安宁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有重要意义。
二是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锡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牧区人均草场面积约600亩,每转移1名牧民进城就业,就意味着减轻600亩草场的生态压力。加快推进锡盟煤电基地建设,增强二、三产业和城镇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反哺“三农三牧”的能力,通过“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切实转变牧民主要依赖增加牲畜头数而增加收入的传统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减轻对草原的过度利用,促进草原生态的持续改善。
三是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锡盟以褐煤为主,发热量低,经济效益差,挖煤、卖煤的粗放型开发模式难以维系,就地转化发电才是科学、正确的开发利用途径。按两条通道配套建设火电项目预计年消耗煤炭约6000万吨计算,煤炭就地转化利用水平将大幅提高。我们还将大力推进煤炭、火电、风电、光伏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到转化增值上来,加快形成以资源引进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的发展格局。
四是有利于华北、华东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锡盟地域辽阔、空气流动性强、环境容量大,高起点建设大型坑口电厂,治理污染的成本更低。加上锡盟具有优质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可同步配套推进大规模的风光发电项目,能够建成大型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通过特高压通道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北电南输”,将进一步优化全国电力分布,并能有效减轻公路运煤造成的交通堵塞、汽车尾气排放和能源耗损,为全国特别是首都的大气污染防治发挥积极作用。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搞项目建设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其实通过这些年的经验总结来看,我们锡盟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降水、这是不可控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超载过牧,老百姓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只能依靠草场,本世纪初锡盟经历三年自然灾害,草场被过度利用,这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年,我盟通过发展工业,有序地转移了一部分牧民群众进城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有效地缓解了草原的生态压力,再通过持续的反哺农牧业和草原生态建设,草原生态环境已经呈现逐步好转的态势。
锡盟将严格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来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配套煤电项目主要布局在煤水组合条件好、生态承载能力强的中东部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主要布局在西部荒漠半荒漠性草原地区,统筹规划输电走廊,最大程度地避让保护区、湿地、沙地、林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努力将资源开发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煤炭以消化现有产能为重点,严控开发规模,建设大型坑口电站,煤炭就地转化发电,煤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标准都将达到国内乃至国际最先进水平,捆绑送出的可再生能源可实现二氧化碳年减排约5800万吨。
锡盟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成后,将直接拉动煤炭、火电、新能源、电网等项目投资2000亿元以上,预计年上缴税金约140亿元,带动就业约1.7万人,将有效带动煤炭、电力等上下游产业循环发展,工业反哺草原生态建设水平也将大幅提升,将促进锡盟加快形成以资源引进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的发展格局,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能源产业“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的总体要求,遵循“注重环保、高度节水、集成应用当今最先进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力争打造一个最具先进水平的国家级清洁能源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