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多伦县文博单位名录 | |||
索引号:111525310116916956/2023-00003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多伦县 | 信息分类:公共文化体育 \ | ||
概述:多伦县文博单位名录 | |||
成文日期:2025-04-09 10:49:43 | 公开日期:2025-04-09 10:49:43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文博单位名录 | ||
序号 | 名称 | 简介 |
1 | 多伦县文化馆 | 多伦县文化馆现位于多伦诺尔大街鑫刚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区七号楼一楼,2018年5月份开始筹建,2021年10月底完工,总投资1680万元,总建筑面积2802平方米,占地面积1977.3平方米,使用面积1344平方米。馆内设有馆长室一间、办公室两间、财会室一间、值班室一间、业务培训室一间、多功能活动室两间、书画展室一间、舞蹈培训室一间、舞蹈更衣室一间、小非遗展厅一间、档案室一间及库房等用房。文化馆现有人员7人。 自2021年11月开始由多伦县文化馆管理和使用,并充分利用场馆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馆内业务人员的专业特长,聘请专业老师为全县广大的老百姓提供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利用国家免费开放资金为基层文艺爱好者不定期开展声乐、器乐、舞蹈、模特、广场舞等短期培训班,开展书法、绘画、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法律法规、条例知识培训班等。 |
2 | 多伦县图书馆 | 多伦县图书馆位于文体旅游广电局办公楼一楼,是文体旅游广电局下属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发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现占地1500平方米,全馆有职工7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馆内开设5个服务窗口,少儿阅览区、成人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地方文献室、采编室以及办公室。多伦县图书馆总藏书量6.4万余册,其中成人图书4万余册、儿童图书2万余册、地方文献300册,每年新订报刊100多种。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架借阅,所有图书资源实行免费共享。 馆内各服务窗口坚持对外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70小时工作日,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阵地的积极作用。目前各乡镇基层服务点5个,草原书屋64个。多伦县图书馆在2010年第四次、2013年第五次、2017年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连续被评为三级图书馆。 |
3 | 汇宗寺 | 汇宗寺位于多伦县城之北,地理坐标为北纬42°12′20″~42°12′22″,东经116°28′33″~116°28′36″,地面海拔高度南侧山门处为1244.2米,后殿处为1248.8米,南北相距150米范围内前后高差8.5米,坡度为3%。汇宗寺以北山为靠,北山的顶部海拔1262.2米,该庙的“经楼”就建于这一地带。这里是俯看多伦县城的一处制高点。汇宗寺择址于此建造,充分利用了这一南低北高的地形特征因势而布。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为纪念多伦诺尔会盟,应蒙古各部王公的请求而建汇宗寺。汇宗寺为一群体建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院落呈长方形,所有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现存汇宗寺主大殿广场、山门、天王殿、佛宫;章嘉仓广场、山门、天王殿、主大殿、东西配殿;附属建筑物仅存有部分官仓、佛仓、当子房等。汇宗寺仅存山门为大木单檐歇山式构制,天王殿则为大木无廊硬山式构制。章嘉仓保存完好,主大殿属重檐二层大木歇山式,上下二层正面前置檐廊。各个佛仓、官仓、建筑皆自成一体,形成不同的单元组和合,当子房或布于期间,或单独布列。汇宗寺从现状幸存建筑中,可发现其艺术内涵的种种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汇宗寺在清代对于北部边疆稳定、宗教和谐、民族团结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4 | 善因寺 | 善因寺位于多伦县城内西北处,处于北纬42°2′,东经116°1′32″。该庙建于海拔1258米的山丘顶部,周边西高东低,南北两面逐次低下。始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由清政府拨帑金10万两建成的一规模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主体建筑仿西藏达赖喇嘛所居都岗式建筑。建造在距汇宗寺西南0.5公里的山丘上,属皇家寺院,历时四年,于雍正九年(1731年)竣工。寺庙建成后,雍正皇帝将此寺赐送给章嘉国师若比多吉,并亲手御书“敕建善因寺”寺额,并立御制碑文,记述建寺缘由与经过,碑文中说“朕特行遣官,发帑金十万两,于汇宗寺之西南里许复建寺宇,赐额曰善固,俾章嘉胡土克图呼毕尔汗主持兹寺,集会喇嘛,讲习经典,广行妙法,蒙古汗、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俱同为檀越主人,前身后身,敬信无二”。 善因寺有钟鼓楼两座,御书清、汉碑亭各一正殿两重,前殿为楼,共八十一间,此外还有雍正皇帝行宫、官仓五处,活佛仓三处。清代时,善因寺有三处活佛仓,驻锡三位活佛,即洞科尔呼图克图、萨木萨格根、额木齐喇嘛等图克图。 善因寺为一群体建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8平方米,砖木结构,院落呈长方形,现存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围墙等。属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大体为单檐歇山顶,均覆黄琉璃瓦,唯钟鼓楼为重檐歇山顶。善因寺整体建筑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殿、厅、楼、阁错落有致,建筑艺术风格独特,既有汉室建筑的传统,又有蒙满建筑特点,是研究、了解清代蒙古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1987年被多伦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9月4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 | 山西会馆 | 多伦县山西会馆位于多伦县旧城西南部,地处北纬:42°9′71.8″—71.9″,东经:116°11′56.4″—56.5″,海拔1246.3米,西邻清真西寺和西护城河,南邻清真南寺。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是当时在多伦的山西籍商人结社、集会、议事和艺人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院落呈长方形,南北长105米,东西宽65米,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四进院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对称分布,由南而北,分布山门、戏台、一过殿、二过殿、正殿及东西配殿。五开间歇山式居多,戏台坐南朝北,台口成凸字形,整体属清水砖木结构,正殿及厢房两侧立有嘉庆凭据碑座。山西会馆对研究多伦诺尔旅蒙晋商在我国北方的兴衰有重要的意义。 1987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5月8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 | 清代商号 | 多伦县清代商号处于北纬32°9′71.8″—71.9″,东经116°11′56.4″—56.5″,海拔高度1246.3米,位于多伦县旧城二道街中段。 多伦商号宅院为清朝嘉庆年间兴建的商号宅院,该商号为山西籍旅蒙商聚兴昌的宅院,三进院落,南北走向,均有东、西配房,共有房屋30间,聚兴昌在民国初年由于动乱开始衰落,1933年10月侵华日军占据该院落,伪蒙疆政府头目李守信在此会晤德王及日本关东军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人,后为李守信的部下尹宝山府邸。 1987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5月8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