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扎实推进基层标准化医保服务站建设
2022-07-07 09:23 来源:锡林郭勒新闻网 浏览次数: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医保事业长足发展,医保政策持续向好,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覆盖人群最广泛、守护生命全周期的基本医疗保障网。随着医疗保障网的织密织牢,亟需健全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保服务。
锡林浩特市建成区面积约47平方公里,粗略估算东二环至西二环、南二环至北二环直线距离分别约10公里、5公里,医保中心位于城区西北部,广大参保群众面临办事半径长、跑腿成本高的现实情况,特别是线上办理困难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更是面临诸多实际困难。2021年底至2022年初,居民参保、慢病报支、医疗救助等人流叠加峰期,医保窗口日办事群众最多时达近400人,排队等候现象较为突出。
顺应群众新期待,深化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解决好人民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锡林浩特市以建设医保服务站、实现群众“就近办”破题,不断完善医保经办网络,延伸经办服务体系,精准服务参保群众,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2022年,锡林浩特市医保局围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总体部署,按照全盟医保工作关于推进“全区‘十四五’医疗保障服务示范工程”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基层标准化医保服务站建设,通过延伸服务体系、网络端口前置、经办服务下沉,增强全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能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就近能办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高标准布局建设
统筹考虑全市人口分布、街道和社区布局、定点医药机构距离等因素,依据人口密度较大、服务半径较广、周边定点医药机构较多、交通相对便利等优势,在城区东部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南部额尔敦街道阿日嘎朗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北部杭盖街道呼格吉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西南部希日塔拉街道一棵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西北部巴彦查干街道达布希勒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部希日塔拉街道察哈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牧区巴彦锡勒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全力打造7个基层标准化医保服务站,基本实现城区人口密集区域全覆盖,牧区在1个试点推行的基础上,下半年实现全覆盖。
高频事项下沉。将医保政策宣传、基本医保业务查询、参保登记、缴费核定、医疗保险业务待遇申报、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备案、医疗救助8大类、17项医保综合业务、39项高频事项下沉至医保服务站办理,推进医保经办下沉到群众“家门口”,精准服务各类人群,减轻医保窗口工作压力,提升“一次办好”服务质量。同时推动医疗医保“双医联动”,引导参保人“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助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节约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支出。
配齐人员力量。每个基层标准化医保服务站配备至少1名医保专职经办人员,专门办理医保中心下沉业务,由所在街道、社区进行日常管理,由医保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做好业务轮训、岗位轮换、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业务,能够解决实操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推动医保业务下沉这一便民利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统一标准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50万元,基层标准化医保服务站全部按照“三统一”标准建设,即统一医保标识,在医保服务站办公场所外墙体或楼体悬挂“中国医疗保障”徽标,室内醒目位置统一设置“中国医保一生守护”标识;统一经办流程,在医保服务站内统一配备背景墙、制度牌、流程图;统一办公设施,统一接入医保专线专网,配备电脑双屏显示器、高拍仪、扫描仪等办公设备,摆放宣传架、易拉宝宣传材料等相关设施。
高水平运行管理
积极稳妥运行。5月30日,首个社区医保服务站开办业务,标志着锡市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6月2日、6月13日、6月27日,3个社区医保服务站次第开办业务。首个牧区医保服务站将于7月17日开办业务。阿日嘎朗图社区医保服务站待社区新址阵地整体入驻时开办业务,一棵树社区医保服务站待配建社区阵地投入使用时开办业务。
截至6月27日,已开办业务的4个医保服务站累计办件量445件,其中,希日塔拉街道察哈尔社区医保服务站270件,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医保服务站138件,巴彦查干街道达布希勒特社区医保服务站32件,杭盖街道呼格吉勒社区医保服务站5件。
办件事项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信息查询、参保登记、信息维护、缴费核定、异地就医备案登记、慢性病认定、住院费申报登记等;城镇职工灵活就业参保信息查询及缴费、参保登记、缴费核定、住院费申报登记、慢性病认定、门诊复查申报登记;家庭账户共济等。其中,办件频次较多的事项为城镇职工灵活就业参保信息查询及缴费、城镇职工灵活就业参保缴费核定,占比达31.29%。
严格规范管理。按照“七有”标准规范运行,即有医保标识、有服务窗口、有专职经办、有事项清单、有经办流程、有工作职责、有规章制度,目前,已初步建立并试行《经办事项清单》《帮办代办清单》“两个清单”,《参保缴费流程图》《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流程图》《医保经办服务事项流程图》《参保登记流程图》《医疗待遇申请流程图》“五个流程”,《服务规范》《纪律规范》“两个规范”,《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帮办代办制度》《监督及投诉处置制度》《考勤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工作制度》“十二项制度”。
就近办便民惠民
合理选址惠及各类群体。城区6个医保服务站覆盖周边人口近11万人,且各具特色。其中,爱民社区医保服务站覆盖人口2.1万余人,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占比达到六分之一,就近办理医保业务切实提升了群众医保经办服务体验。察哈尔社区医保服务站位于老城和新区交界地,覆盖人口5万余人,特别是辖区内各类定点医药机构多达78家,为有效推动“双医联动”创造了条件。达布希勒特社区医保服务站位于城区边界,覆盖人口近1.2万人,特别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以老年转移进城牧民为主,人口特征突出,就近办理医保业务更加提升经办服务体验。呼格吉勒社区医保服务站覆盖人口1.2万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城镇低保户以及国企退休人员占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医保就近服务特殊群体优势凸显。阿日嘎朗图社区医保服务站覆盖人口1万余人,同时辐射周边多所学校、个体工商户,学生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医保业务更加方便。一棵树社区医保服务站覆盖人口6000余人,紧邻市公安局、市法院、市司法局、市纪委监委等10余个单位,特别是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同一办公场所,为离退休老同志、城镇职工就近办理医保业务提供了便利。
就近能办节省群众办事成本。经测算,4个医保服务站累加运行仅51个工作日,已为办事群众大约节省跑腿时间8.4天、交通距离4694公里、自驾车燃油费用1.161万元、排队等待时间3.1天—4.6天。其中,东部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医保服务站为附近居民大约节省跑腿时间3.83天、交通距离2208公里、自驾车燃油费用5520元、排队等待时间0.96天—1.44天。中部希日塔拉街道察哈尔社区医保服务站为附近居民大约节省跑腿时间3.375天、交通距离2160公里、自驾车燃油费用5400元、排队等待时间1.875天—2.813天。西北部巴彦查干街道达布希勒特社区医保服务站为附近居民大约节省跑腿时间0.35天、交通距离256公里、自驾车燃油费用640元、排队等待时间0.22天—0.33天。东北部杭盖街道呼格吉勒社区医保服务站为附近居民大约节省跑腿时间0.71天、交通距离70公里、自驾车燃油费用150元、排队等待时间0.034天—0.052天。
业务下沉优化大厅办事环境。4个医保服务站累加运行仅51个工作日,在绝大多数群众尚不熟知、仍然习惯跑大厅办事的情况下,办件量已达到445件,日均办件9件,分流了大厅近10%的业务量,疏解大厅人流、减少排队等候的作用初步显现。预计7个医保服务站全部稳定运行后,按照年底人流叠加峰期测算,能够分流约30%—40%的业务量,大厅办事环境将更加优化。
增加热线畅通医保诉求渠道。为有效解决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现有咨询热线“一直占线,打不进去”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医保诉求,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医保服务,全面提升医保经办服务体验,6月22日,爱民社区、察哈尔社区、达布希勒特社区3个医保服务站全部开通医保业务咨询热线。开通3个工作日,热线接入23通,日均话务量8通。从来电咨询情况看,热点集中在异地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医疗退休、生育保险政策等方面。
助振兴覆盖城乡
在巩固脱贫攻坚、强化医保兜底保障的基础上,结合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建设牧区医保服务站,年内实现医保服务城乡全覆盖,构建市、苏木(街道)、嘎查分场(社区)三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延伸到基层末梢。目前,正在起草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