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政府信息公开网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2014年锡盟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政务服务(资源交易)中心  发布日期:2014-02-12 16:18
                                               2014年锡盟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4年以来,锡盟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要求,不断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工作,取得实效。现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好政务公开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盟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盟委、行署政务公开的前沿和平台,领导班子对政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集体研究重大事项,确定专人管理负责,划拨经费给予保障。2014年,中心围绕政务服务工作要点,明确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制定了计划,分步实施推进。加强机关及窗口政务公开工作的队伍建设,开展工作交流、培训,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到人。建立健全了政务信息公开相关制度,按要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本单位的年度报告,自觉的接受人大、政协、监察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公开。按照全盟清理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工作部署,中心积极配合行署法制办开展对行政审批项目的承接、下放、取消的清理工作。创新动态项目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政务服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立的行政审批项目库,对进厅的审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2014共完成了219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其中行政审批项目157项)梳理工作,审批流程由原来的197个环节,简化成132个环节;压缩审批时限近876个工作日,平均每个审批项目压缩35个工作日。同时,通过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大厅LED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二)推进行政审批运行公开。盟政务服务中心新办公大楼自201499日投入运行以来,锡林浩特地区共有62(其中盟直32个、市直30个)部门进驻,进驻工作人员321人。一是查“体外循环”。结合全盟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工作,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各窗口部门、单位都要成立“审批办”,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全力推动项目、人员、核心权力进厅工作。坚决制止该进未进、形式上进入实质上未进入等“体外循环”现象发生。二是促审批服务项目集中。盟、市社保;市国、地税;市国、地税开发区分局;市公安办证中心、住房公积金、农村合作医疗等9个部门整建制进驻。促进了审批服务事项的集中公开办理。三是审批项目流程再造工作结束后,印制了5000册《锡盟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指南》,主动向办事群众和企业进行公示宣传。 
  (三)推进审批规范行为公开。建设电子监察视频系统。 从大厅的日常监督管理、办事效率、部门进驻,集中审批的日常运行,盟、市两级纪检监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了电子监察监控中心,并派驻人员,及时处理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视频监控和电子监察系统适时对超期办件情况进行督办,中心督查人员也及时跟进,对办件黄灯预警和红灯警告的办件进行及时处理,对办件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实现无缝对接。对窗口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规范行为进行了全程的视频监控,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从技术上推进了政务公开,提升各级机关行政效能。
  
(四)推进门户网站的建设使用。中心还开发并运行了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网站主要由办件查询、服务指南、表格下载等政务服务栏目和招标公告、中标公示、网上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栏目组成。实现了两个中心、两种职能的“一站式”网络运行环境。目前中心正在建设3D虚拟政务服务大厅,不久将会实现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从网上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政务服务。2014年,通过中心门户网站公开信息397条,向盟委、行署信息处报送信息302条。门户网站访问量达到15万余次。
  
(五)推进常态化的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加强事务、党务公开工作,更新了政务、党务公开栏。二是加强指引功能,制作了大厅内的标识标牌。三是加强宣传力度,建立了政务服务网站,通过网站即时向社会公布政务服务的最新动态。四是加强审批事项“七公开”,对盟、市两级行政审批项目,对外进行公开。五是增加了人员,充实了政务公开工作力量。 
 
 三、存在的不足 
  虽然中心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不足:一是需要公开的政务信息内容还不够全面;二是对新形成的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更新速度较慢。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快新政务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打造盟委、行署政务公开的大平台,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实现政府职能部门高度集中公开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平台。 
  (二)加强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的建设,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是政务服务中心公开政务事项、服务办事群众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完善公开事项,强化电子政务大厅的服务功能,切实方便群众。 
  (三)加强政务信息公开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实现扩员增量,调动窗口工作人员和机关职工参与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活力。加强政务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工作,提高信息质量和时效,方便广大办事群众、投资者查阅、检索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