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汇管理局锡林郭勒盟分局充分发挥口岸贯通欧亚地缘优势,在精准传导外汇投融资便利化政策、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入推动边贸转型、全力推广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严厉打击非法外汇交易等一系列举措下,全盟涉外营商环境更加安全稳定、高效便捷。2024年全盟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25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带动全盟跨境收支稳步增至39.69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近2倍。涉外经济的蓬勃发展让辽阔草原锡林郭勒在祖国北疆更加熠熠生辉。
口岸涉外经济蓬勃发展,带动全盟跨境收支增长
得益于二连口岸24小时货运通关政策和中蒙交流合作持续深化,2024年,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口货物量分别达2105.49万吨和40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较2015年分别增长50.1%和219.49%,有力带动口岸地区涉外经济活力提升。2024年,全盟跨境收支总额达39.69亿美元,体量较10年前增长近2倍,主要集中于以货物贸易为主的经常项下,收支总额占全盟跨境收支的96.82%。同时,锡林郭勒盟秉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不断提升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截至2024年末,全盟对5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企业投资7.96亿美元;有来自9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家企业在锡林郭勒盟投资38.31亿美元。
推进“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绘就兴边富民新画卷
2024年,该分局成功推动全国首批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代理付汇政策落地实施,畅通新型互市贸易结算通道。目前,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已培育出19家落地加工企业、16个边民互助组、7个边民合作社,边民备案人数超1.39万人。边民互市累计贸易额突破15亿元人民币,其中落地加工贸易额8.42亿元人民币。今年一季度,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区进口商品2063吨,交易额达3896.6万元,同比增长186%。边贸结算改革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助力口岸从传统的“通道经济”迈向“落地经济”。
跨境结算创历史新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该分局持续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范围,着力提升中蒙经贸合作本币结算便利化水平。2024年,对蒙跨境人民币收支成功突破千亿元,全盟实际结算金额达255.08亿元,同比增长27.85%,连续15年稳居全区首位,并创历史新高,占同口径本外币跨境收付的89.93%。全盟新增跨境人民币业务“首办户”155家,数量位居全区首位。
“汇率避险”理念深入人心,稳定企业跨境收支预期
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人民币汇率波动,该分局高度关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痛点,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特定条件下免期权费等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组织银企座谈,针对企业开展靶向宣传,覆盖用汇主体超200家,促使企业从被动接受汇率避险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应用。2024年,共办理汇率避险业务60笔,签约额超400万美元,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43家,首办户增量居全区首位。
打造“锡汇通”服务品牌,打通跨境金融“最后一公里”
该分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以“金融惠民、服务下沉”为宗旨,全力打造“锡汇通”特色金融服务品牌。今年4月28日,最后一批服务站在正蓝旗、太仆寺旗等县域同步揭牌,“锡汇通”外汇服务体系正式实现全盟2市9旗1县的全域覆盖。截至目前,服务站累计办理外汇业务超5800笔,业务金额突破1.41亿美元。这一举措切实破解县域外汇服务半径长、效率低、专业弱等痛点,为县域居民、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涉外金融服务,提升基层涉外金融服务可得性,助力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
高压打击非法外汇交易,维护边疆国际金融秩序
锡林郭勒盟始终保持对地下钱庄等非法外汇交易“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累计查处“12·27”跨境赌博关联地下钱庄、全区首笔对蒙地下钱庄及“歼击24”全国特大地下钱庄交易对手案件超40起,涉案金额超3.9亿元,收缴罚没款超800万元。该分局创新部门联训模式,通过案例警示、流程推演等多维度宣导,着力培育企业合规意识。构建全周期监测体系,实现对资本项目风险的动态监管,从源头遏制资金流动风险。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该分局将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始终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全力构建“政策赋能、创新驱动、服务暖心”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以跨境金融的“源头活水”,灌溉北疆开放型经济的“万亩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