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锡林郭勒盟在行动 > 落实部署

锡林郭勒盟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19 08:46:55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9月初,《锡林郭勒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技术技能人才引育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的工作举措》印发,其中对落实自治区“专业技术人才引育计划”和“技能人才引育提质计划”提出多项工作举措,全力为人才政策的落实落地落细做好支持和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

  工作举措的印发,是锡盟紧紧围绕“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厚植长效发展动能,大力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围绕干部人才队伍“育苗计划”,坚持“放权、搞活、实用、规范”原则,持续抓好“引育拴用”体系建设,多措并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以“放权”为基础,突出“引才”急需紧缺导向。坚持精准滴灌、靶向引才,向教育、卫生、文体部门和各旗县市(区)下放公开招聘和引进权限,让用才者识才、选才。全盟各地不断优化引才政策环境,出台引才爱才政策举措,如西乌珠穆沁旗将引进人才安家费提高至45万元,乌拉盖管理区、苏尼特左旗、正镶白旗建设人才公寓等;发挥科研单位作用,与10余所科研院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组建博士服务站,累计培养本土人才70余人;拓宽汇才引智渠道,组织教育卫生部门赴高校开展招引工作、落实边境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等招聘倾斜措施等,促进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2022年以来,“刚柔并济”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54人。

  以“搞活”为重点,践行“育才”因材施教理念。认真抓好“3212人才培养启航计划”和“技术技能人才引育提质工程”,发挥社会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和高技能领军人才作用。织密织牢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带动作用,推进教育卫生领域“双百人才培育项目”,实施“1230人才培养项目”;建强技能培训基地,推荐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在全区率先制发《锡林郭勒盟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计划(2023—2025年)》,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依托载体精准培育,以“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项目”和“草原英才”工程为主要载体,培育本土高精尖端人才64人。据统计,目前全盟技术技能人才有77563人 。

  以“实用”为前提,营造“拴才”暖心留人环境。制定人才和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分配措施,优化配偶就业、子女教育、落户安家等支持政策,强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吸引人才来锡创新创业。感情上暖才,通过召开意见咨询会、开展联谊交流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事业上留才,对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的引进人才给予实验室建设及科研经费支持,对承担国家、自治区、盟市级科研项目课题的引进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科研经费;待遇上拴才,主动争取、积极协调人才扶持经费,引导和支持用人单位全力做好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工作,解决引进人才或团队的后顾之忧。

  以“规范”为关键,构建“用才”人岗相适格局。坚持以用为本,尊重人才发展个体差异,为每个人才找到合适位置,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在基层一线提拔重用,在中小学教师、林草水利、乌兰牧骑等专业领域开展基层高级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在重点环节用其所长,将“组团式”帮扶行动与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统筹推进,选派3600余名专家人才为基层群众和单位开展服务工作;在高端领域培养使用,充分发挥本土94家培育创新平台、1家院士工作站和18家驻无无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作用,加强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有效对接,推进绿色畜牧业和畜产品等研究应用。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注锡林郭勒盟政务门户网